下联#清华入学考试题:“孙行者”对下联,多数人交白卷,唯一人满分
清华入学考试题:“孙行者”对下联,多数人交白卷,唯一人满分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由于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到了五代,人们就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来代替桃符,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对联的起源与近体诗有关,所以近体诗当中的对句也可看成是对联,因此有人说对联是可以张贴的诗。
文章插图
2004年,对联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闪亮登场,之后的几年又频频出现,比如07年广东高考对联题,出的上句为“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考生中给出的一个比较好的答案是“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内容也很相称。
如今,大家看着高考中出现对联很新鲜,事实上,在80多年前,清华大学就已经是先行者了。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其中的国文考试中就有“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
不少考生,一看到对对子的考题,傻眼了。有的急得抓耳挠腮,有的咬着笔杆苦思冥想,有的唉声叹气,总之,面对这样的题目,一时无策,然后绞尽脑汁。尽管如此,还是有一半的考生交了白卷。
文章插图
这么古怪的一道题,冷不妨一看,有些不知所以然,事实上,出题人也很不简单,他就是当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傅斯年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日记中也写道:“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当时,陈寅恪吸引了众多名教授来听课,比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因此,陈寅恪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
由此可见,陈寅恪这个人很“牛”,而他出的这道题也很“牛”。
文章插图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系主任刘文典约请陈寅恪为国文考试代拟试题。当时陈寅恪已定次日赴北戴河休养,就匆匆草就普通国文试题——作文《梦游清华园记》。
另一项为“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上联为“少小离家老大回”。
考生面对“奇葩”的对对子题目,五花八门的答案就更“奇葩”了。
不妨看一下当时采访人员的报道:
采访人员探得考卷中之可笑者,兹摘录数则如后:对孙行者除王引之、韩退之、胡适之、祖冲之较好者外,普通皆对陈立夫、郁达夫、王献之、周作人,以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应对极多,甚不通。
文章插图
亦有对以赵飞燕、黄飞虎、郭沫若者,最可笑莫如一部(分)考生,仅由字面上对以“翁坐乎”、“子去也”。有某生对“我来也”,下注古文盗窃人名,虽平仄不谐,但亦可见彼知对专名词及虚实字,仍得相当分数。
- 下联@千古绝对!上联“面对面吃面”, 高僧试对的下联太经典了!
- 上联@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数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
- 师兄$少女上联“铁锤打铁铲,铁打铁”,二师兄对下联,少女暗喜
- 世界第一$清华吴教授:国人不要做战狼,落后不会挨打
- 下联&千古绝对!上联本日飞机飞日本 网友的下联太经典了!
- 女子$富家千金出对联招夫婿,一落魄书生对出绝妙下联,最后他人财两得!
- 清华大学#清华才女刘思麟:因和爱因斯坦“合照”走红,后来去故宫修缮文物
- 上下联&一贪官知县请客,对联讽刺下属不送礼,被下属怒怼,气的脸色发白
- science!白蕊被清华拒收,如今却获世界级大奖!这位90后女科学家厉害了
- 黄帝#黄帝与蚩尤是何关系,清华简记载改写认知,两人竟是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