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鲁迅与故乡:爱与恨的纠葛背后,是一堆“他最不想提及的伤心事”( 二 )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名医”的药方也让鲁迅头痛不已。鲁迅在《朝花夕拾》第七篇《父亲的病》中对此有过详细讲述,他曾这样写道:
“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
至于鲁迅口中的“难得的药引”,则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单就鲁迅文章中提到的“奇药引”就有:“原配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的甘蔗”、“平地木十株”等等。
鲁迅是个孝子,所以即便名医所说的药引他闻所未闻,他也会设法去找寻。这些药引都是极难找寻的东西,单就找“平地木十株”就让鲁迅费尽了心力。
《父亲的病》里曾详细讲述过鲁迅寻找“平地木十株”的过程,最初,因为不知道这个药引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他只得各方打探。可他问了药店,问了乡下人,问了卖草药的,问了老年人,问了读书人,问了木匠等等,他们全部摇头了。
一筹莫展之际,鲁迅想起了一个远房叔祖,他想起此人爱种花木。跑去一问,叔祖果然知道。原来,这“平地木十株”说的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 “老弗大”。
鲁迅为父亲寻药的具体过程,他没有太多赘述,但后世不难想象他曾为此做的努力。“药引”尚且如此麻烦,具体的药就更加了, 鲁迅在《父亲的病》里写过他找一种叫“败鼓皮丸”的药丸的具体过程。
文章插图
可叹,鲁迅即便把这所有的稀奇古怪“药引”、药物全找来给父亲服下了,父亲的病却也丝毫未见起色。此时的鲁迅终于对“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也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鲁迅的二弟周作人认为,名医之所以开出这些稀奇的“药引”,目的显而易见:让人找不到药引,从而掩盖自己医术不行的事实。
鲁迅在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后,也终于看明白,这些所谓的“名医”,无非是各种想方设法赚取病人的钱财罢了。
最让鲁迅哭笑不得的是,这些名医见自己的伎俩被识破之后,还会来一句:
“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名医这话,鲁迅和父亲周伯宜都听明白了:这是让他们求神呢!鲁迅和父亲听到这话后的反应一致:沉思一会儿后,摇头。
眼见父亲病情一天天加重,一直在旁边照顾的鲁迅心疼极了。看到父亲喘气颇长久,听得很吃力的鲁迅竟会想:“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可鲁迅毕竟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这样想完后,他心里又分外难受,《父亲的病》里他曾说:
“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1896年,即鲁迅15岁那年,年仅35岁的周伯宜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周伯宜去世那天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这个精通礼节的女人告诉鲁迅:“你们不应该空等着……”
于是,鲁迅便在衍太太的指导下,给奄奄一息的父亲换衣服,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今天的世人都知道,人死前要尽量地平静,这样才能减少临终者的痛苦。可年少的鲁迅却因为不懂这些,竟在衍太太指导下不断地“折腾”父亲。
父亲快断气时,衍太太竟还逼着鲁迅“喊魂”,其目的是为了从死神手里把父亲抢回来。鲁迅当时六神无主,也只得听衍太太地大叫“父亲,父亲”。
- 鲁迅的故乡$当代大家吴冠中晚年干的这件事,让造假者羞愧
- 冰心!透过“太太的客厅”看林徽因与谢冰心的情怀
- 中国小说史略$胡适被鲁迅骂了10多年,为什么从不还口?胡适:鲁迅是我们的人
- 熊十力#他是佛学第一人,在北大教学期间多次与人斗殴,俗称最爱打架老师
- 与凤翔邢尚书书!古人的枕头往往又硬又高又凉,为何睡得着?专家:古人有办法
- |当“奥运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
- 礼教@鲁迅——《狂人日记》
- 鲁迅!鲁迅葬礼出殡现场16位大人物抬棺,国母扶棺,送行队伍长几十里
- 李云疏$今日推文:古穿今,我很庆幸,你来到我的世界与我相爱!
- 青铜!亮相春晚的青铜大面具 河南文物修复师曾参与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