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新春悦读 | 知其名,识其形,从物候名花画帖感受春天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被大自然包抱的我们,尽力知其名,识其形,领悟其堂奥,学习敬畏。
二十四节气对应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在一个太阳年中,二十四节气被分别指配给十二个月,每月设一个“节”,就像十二个竹节,两节间为竹中之“气”,故节气又被细分为节和中气。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三候,每候五天,一年共七十二候。各个节气交点均精确到秒,节节相扣,无缝对接。
古人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的观察与观测,洞悉奥秘,总结规律,继而又将规律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以顺天应时,得天之赐。“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我国先民不仅将节气作为农事生产的时间指南,据此有序地安排衣食住行,还“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俯仰之间,感天应地。以人体十二经脉对应十二辰,运用规律辨证施治;以乐音十二律对应十二月,运用规律以致和谐;“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一百余年前,日本画家巨势小石画下了《七十二候名花画帖》,将七十二候对应的花卉用手绘的形式留存下来。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花开未觉岁月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花信风》,不仅重现了百年前日本画家巨势小石《七十二候名花画帖》的手绘原稿,还在每候配以两首古典诗词,同时特邀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丁鹏勃及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任彤对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民俗文化进行了阐述,又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义鸣放教授对所绘植物的特性及功用进行了考据整理,力求创造出画作与博物学的双重美感。
最特别的是,每个节气中选出一种花,将其黑白初稿附于文后供涂色,让读者亲自感受每一朵花从空灵到饱满。书中附二十四张《七十二候名花画帖》可涂色黑白线稿,十五日染一图,染尽而一年花事毕,可缓缓归矣。
传统节日@新春悦读 | 知其名,识其形,从物候名花画帖感受春天
文章插图

书中摘录:
立 春
在传统意义上,春节并不是指“大年初一”,而是指居于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中国历法的特色是使用阴阳合历,兼顾朔望月和太阳年两种周期的变化,正月初一和立春分属于阴历和阳历两个系统,分别被作为阴历年和太阳年的起始标志。
立春,历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干支纪年即以它为岁首。在北洋政府将公历1 月1 日定为“元旦”,并将之前的元旦(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之前,立春一直都以春节的身份而备受瞩目。《周髀算经》注中称:“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它们是季节的开始,分别开启万物生、长、收、藏之旅。立春位列四立之首,是一切生机的起点,又称“开春”。
自数九的起始日冬至算起,历小寒、大寒,至立春,经过了三个节气,大致四十五天。时值五九刚过,六九来临,正所谓“春打六九头”。之所以用“打”称之,与鞭打春牛的习俗有关。冬为农闲季节,耕牛遂而歇冬。立春交节,东风送暖,大地逐步解冻,草木即将萌发。中国自古以农为本,政府把“劝农”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来落实。一年之计在于春,于立春之际举行“鞭春”大典,实际是劝诫农人:农闲已过,应该积极准备新一年的耕作了。牛是农事劳动中的重要工具,农人未必舍得鞭打,故而以土牛代之。于立春的前一日,政府官员需至城邑的东郊去迎接春神,参加鞭打土牛的活动。《月令章句》记载:“是月之昏建丑,丑为牛。寒将极,故出其物形象,以示送达之,且以生阳。”可见造之以牛形,亦有寒极阳生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