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我对篆刻艺术的几点认识( 二 )
文章插图
图七 家在龙山凤水 邓石如丁、邓以降,最值得研究的印人当是吴让之、钱松、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诸家。吴让之是邓石如的再传弟子,其格局虽稍逊于邓石如,而在技法上的发展与完备是足以为后世师的。吴氏配篆有老实一路,也有机巧一路,他曾有“以老实为本”的说法,这仅是针对赵之谦的印而发的。吴氏的看家本事是用刀,若无其事,举重若轻,刀浅味深,是其妙处(图八)。
文章插图
图八 吴熙载印 吴熙载
钱松被好事者排为西泠八家之末位,而其成就当是不能仅以浙派论的。钱的印优游不迫,在用刀上他切中参以披削法,特多醇厚的古茂之趣,戛戛独造,为先前所未见(图九)。
图九 上马杀贼下帷著书 钱松
赵之谦是明清印坛里最具天赋的人物。刻意求新,化古为新,妙于配篆,是其超乎常人的特点。故其一生治印仅四百方,而其某些作风则开启后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赵之谦,就不会有黄士陵、齐白石印风的出现(图十)。
图十 寿如金石佳且好兮 赵之谦吴昌硕是印坛巨匠,其30岁前印不见佳,此乃地处僻乡所囿。后游外埠,交文友,涉古器,目受心领,融会贯通,则如虎生翼,所作足以上欺浙皖,自成径畦。突破前贤樊篱,以书画、瓦甓意趣入印是其一特征;精心雕琢而复归于朴,以粗服乱头处之是又一特征。他是在中国印坛里开辟了大写意一路的先锋,我认为他的妙处还在于印初成,修饬印面,以破求完,为平面的印,开拓出近似浅浮雕的两重空间(图十一)。
文章插图
图十一 安吉吴俊章 吴昌硕黄士陵初习浙派,继习邓、吴,又得赵之谦印风启迪,取意吉金,遂开黟山新面。黄士陵之印近乎板,而内理生动;外板内灵,故多得幽默之趣。此外,他在用刀上是有突破的,如白文由笔道外起刀,朱文偶从笔道里侧起刀,都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图十二)。
文章插图
图十二 少司马章 黄士陵三 篆刻的生命在用刀这个命题似乎有点过大。篆刻之美以技法论,当讲篆法之美、章法之美、刀法之美。前两者通于书法,而唯刀法之美为书法中所未触及者,而又是篆书要化为篆刻之关键,故不妨以用刀称之刻印之生命。严格地讲,不谙刀法,不具丰厚表达刀法的印作,不能称之为好作品,历来大家的成功已经足以佐证这一点。用刀以大类论仅冲、切两类,切有长切短切,冲则可分为冲、披、削三种。明、清流派印章,以用刀论,最佼佼者当数皖派中之吴熙载、浙派中之钱松。吴熙载的用刀,如笔之在握,起倒披削,八面用锋,意味悠长。钱松用刀如虫蛀蚕蚀,漫不经心中赋予线条以盎然古趣。要言之,这两家的佳作中,其用刀有直行横勒之妙,线条有丰富的可读性,单线条的本身就高度地显示出刀法独立的艺术性。赵之谦是巨匠,赵次闲是大家。但若以用刀论,把吴熙载(图十三)与赵之谦(图十四)比较,赵之飘逸生动在字,而吴之飘逸生动在刀(图十五);把钱松与赵次闲比较,赵之用刀刻意于字形,而钱之用刀着意于内核(图十六)。故二赵是不足以与吴、钱相对抗。相比较而言,之谦与次闲的用刀就显得平淡、单薄些。
- 国漫里|9.5分神作,让我对这大佬滤镜碎了
- 篆刻|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上)
- 易学$浅谈我对“中国画很美,但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油画”问题的一点认识
- 展览|350余方篆刻作品烘托浓厚冬奥氛围
- 美育!火遍全校!上海海洋大学的书法篆刻类选修课被学生盛赞“YYDS”!满足学生审美“刚需”,高校还可以做什么?
- 篆刻|韩天衡:超级印人——钱瘦铁的篆刻艺术
- 书法篆刻#中书协理事薛夫彬老师,行书《滕王阁序》欣赏,学行书的好字帖
- 伊秉绶$邓石如《隶书册》欣赏:清劲古雅,简朴超逸
- 篆刻学!九江艺术家陈晖耗时26年摹刻三千余方汉印
- 刻刀!手艺人 篇四:宅家搞篆刻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