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 二 )


文章插图

老丁在现场宰牛,拿着一把刀挥动自如。手过之处,肩靠之地,就连脚踩的部位,膝盖顶着的地方,都能听到骨肉分离的嘶嘶声,刀子往里刺的声音更丝滑,声响更大。最厉害的是,这些声音与场上舞乐的节拍都能随上。
梁惠王看过之后大为惊喜:“精彩!实在是精彩!丁师傅,你的手艺怎会如此精湛呐?”
庖丁放下刀解释道:“臣下如今已经掌握了宰牛这门手艺的自然之理,其中规律已经超越了对技术本身的追求。最初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的各种生理构造还不了解,眼里是整头囫囵的牛;
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
文章插图

三年过来,牛的每个部位我都已了然于心,宰牛时眼里是牛的肌理框架;现在再宰牛就已经无需去看,哪怕是闭着眼睛全凭意念也能上手。
你看技术稍高的厨子每年换一把刀,那是因为他们用刀去割肉。
普通的厨子每个月就需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剁骨头。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快二十年了,宰过上千头牛,但刀口依然如新。
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
文章插图

因为臣已经将牛身上的骨节缝隙都烂熟于心。运刀时该快则快,该绕则绕,刀子锋锐,手法利落,合乎自然规律,即使牛身形巨大,也能轻松将之骨肉分割,手起刀落间一头牛便出解了。”
梁惠王大笑:“好啊!丁师傅说的甚是有理,我竟从宰牛中悟到了养生之道啊!”
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
文章插图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其法则和规律,自然性就是道之性。掌握了客观规律并能顺应和加以利用,做事自然水到渠成。
齐国有一个有名的造车工人叫扁,他以制造车轮为一技之长。有一天齐桓公在读书时,便在一旁砍削木头准备干活。
便放下工具走到堂前问:“您正在读的是什么书呀?”
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
文章插图

齐桓公回答:“是关于圣人言论的书。”
扁:“那些圣人都已离世许多年,离我们甚是遥远。您现在读他们留下的书,也不过是些糟粕啊!”
桓公听他如此说法,心中不悦:“竟敢对我读书指手画脚,今天你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怕是不能饶你。”
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
文章插图

扁解释道:“草民也是联系自己做轮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才有此想法的。臣在制造车轮的时候,木材的宽窄粗细和手速的快慢也是有讲究的。
我之所以能做好,其中是有一定技法的,但我也无法将它具体地说出来。因此我儿子虽想继承我的手艺,但也无从获得经验,等我死的时候,我的手艺也将消亡于世。
同样,古人言论再有道理,也随着他们的离世远去了,后人只凭文字难以意会其人相应的想法来源。”
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
文章插图

桓公听了他的解释,觉得也不无道理,便没有追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并不是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而是要用心去感悟其中道理;另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结合实际方能学以致用。
读到这,相信很多读者也明白了为什么教材要将原文最后一句话删掉。这三个故事虽然看起来道理有些相似,但实际上涉及的是不同的深刻哲学学问。
卖油翁!语文课本《卖油翁》最后一句有何深意?为什么要删掉?原因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