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冰嬉图》仿珐琅书签套装 。
本文图片
清代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绘的《冰嬉图》(局部) 。
中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 , 在古代诗词和绘画中 , 曾涌现不少以冰雪运动为题材的作品 。 其中 , 尤以反映冰嬉盛景的《冰嬉图》为大众所熟知 。
冰嬉 , 又称“冰戏” 。 早在远古时期 , 人们便开始将滑雪狩猎场景绘于岩石之上 。 唐宋以降 , 冰雪运动的雏形逐渐形成 。 至清代 , 冰嬉作为一种风俗广为流行 。 一些画家遂将冰嬉场景入画 , 现存较为典型的5幅作品分别是: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绘的《冰嬉图》 , 沈源绘《冰嬉图》 , 张为邦、姚文瀚合绘《冰嬉图》 , 姚文瀚绘《紫光阁赐宴图》 , 以及徐扬绘《京师生春诗意图》 。 这些清代画作 , 均以院体画的形式 , 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丰富多彩的冰嬉盛景 , 也为当代冰雪运动推广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 。
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 , 传统冰嬉文化通过多元形态焕发活力 , 冰嬉主题的美术作品、景观设计、文娱表演、数字动画、文创产品等层出不穷 , 塑造着新的文化景观 , 讲述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 比如 , 在“生命之光·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 , 青年画家任慧慧的版画《高歌冬奥·冰雪情》 , 既借鉴了清代《冰嬉图》的卷轴式构图 , 又创新了内容和形式 。 作品上半部分以传统冰嬉活动为主要内容 , 下半部分则选取北京冬奥会主要场馆和体育项目 , 展示现代冰雪运动场景 。 作品以不规则的折页图形打破了传统图式规则 , 在今古相照中演绎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视觉艺术总设计的蔡国强 , 也曾从《冰嬉图》中获得灵感 , 创作了《银河嬉冰》 。 艺术家通过多次烟花爆破的方法 , 在玻璃镜面上形成绚丽色彩 。 源于《冰嬉图》的环形结构 , 仿佛浩瀚的宇宙银河 , 展现了艺术家在银河嬉冰的美好想象 。
冰嬉文化不仅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厚滋养 , 也为当代社会生活增添亮色 。 在北京冬奥村 , 中心花园的景观设计同样借鉴《冰嬉图》中的环形结构 , 极富流动感的造型象征着运动与变化 , 与四周静态的建筑空间形成对比 。 有无相生的中国古典美学在园林空间气化流行 , 成为现代设计“形式即内容”观念的外化呈现 。 还有一些滑冰爱好者 , 因对《冰嬉图》的热爱而聚在一起 , 共同“复原”传统冰嬉的技术动作 , 并以民间文娱表演的形式向大众展示 , 使更多人认识了这项传统冰上运动 。 不少文创设计师选取《冰嬉图》中正在射箭、滑冰等妙趣十足的人物形态 , 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 , 设计制作成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书签、丝巾、便签夹等产品 。 这些以《冰嬉图》为灵感的多元创作 , 既进一步开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 , 又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 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彰显、传播了冰雪文化魅力 。
与个人艺术创作的点状挖掘呈现相比 , 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为冰嬉文化提供了全方位传播的可能 。 多媒体平台交互、线上线下互动、注重参与体验的传播模式等 , 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 。 无论是故宫博物院“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中的“冰嬉乐园”项目、“数字故宫”小程序中的“冰嬉图竞技场”游戏 , 还是冬奥期间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的“百年冰嬉盛典”展览 , 都以大量的数字动画、投影交互、3D打印等新手段让《冰嬉图》“活起来” 。 为使观众能在展览中既领略原作魅力 , 又刷新数字体验 , 各个项目团队都进行了艰辛探索 。 比如 , 为制作动画《百年冰嬉盛典》中的主要场景“转龙射球” ,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团队参考大量文字史料和历史图像 , 将人物执旗、滑冰、翻转、射箭等多个关键动作分解 , 然后在三维软件中进行动作剪辑合成 , 让消失已久的“转龙射球”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得以复活 。 尽管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作品颇具感染力 , 但保留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同样重要 。 为尽量留存古画的审美韵味 , 团队摒弃了普通动画常用的写实造型风格和投影效果 , 转而追求一种手绘之美和平面化的渲染方式 , 使作品保持了传统中国画原本的绘画性 。 在新技术与新观念的引领下 , 当代“冰嬉图”以创新性、形式美和丰厚的文化意蕴 , 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 。
- 中篇小说|广府生活的“踪响”
- 文化|醇厚诗心根植大地
- 仕女图|陶瓷仕女图历史溯源
- 李牧洋|【组图】国家级非遗新玩法!佛山南海12只醒狮“成团”出道
- 杜中君#星辰变:破天图都在谁手里?杜中君和方阗各有一张,秦羽即将拍卖
-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看《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品职场女性到底有多杀伐果断
- |哲学家列维纳斯
- |主流的钓鱼打窝形状示意图,看看哪种打窝形状的诱鱼效果最好
- 贾宝玉#贾宝玉最后是什么结局
- 丰子恺|作为音乐家的丰子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