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柳色供诗用,冰心在玉壶( 二 )


从理论上说 , 折柳送别可以发生在中华大地任何一处路口、任何一处码头 , 但是古代诗歌中折柳送别有两处重要的地方:灞桥和隋堤 。
有关灞桥折柳赠别习俗的记载 , 最早见于《三辅黄图》中:“灞桥在长安东 , 跨水作桥 。 汉人送客至此桥 , 折柳赠别 。 ”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销魂桥”条中也说:“长安东灞陵有桥 , 来迎去送 , 至此黯然 , 故人呼为‘销魂桥’ 。 ”灞桥是汉唐都城长安通向东方的门户 , 古人常于此地与亲朋好友依依惜别 , 因此灞桥也成为送别之显地 。 计有功《唐诗纪事》载:“(雍陶)典阳安 , 送客至情尽桥 , 问其故 , 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 , 故桥名情尽 。 ’陶命笔题其柱曰‘折柳桥’ 。 自后送别 , 必吟其诗曰:‘从来只有情难尽 , 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 , 任他离恨一条条 。 ”通过这些记载 , 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可见一斑 。
把灞桥、折柳与送别联系起来 , 李白与有功焉 。 李白的《灞陵行送别》一诗写道:“送君灞陵亭 , 灞水流浩浩 。 上有无花之古树 , 下有伤心之春草 。 我向秦人问路歧 , 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 古道连绵走西京 , 紫阙落日浮云生 。 正当今夕断肠处 , 骊歌愁绝不忍听 。 ”李白《忆秦娥》词写道:“年年柳色 , 灞陵伤别 。 ”灞陵又名霸陵 , 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寝 , 因在灞桥附近得名 。 李白之后 , 灞桥柳就成为离别的代名词 , 为后人反复使用 。
除了灞桥 , 隋堤也是一个重要的分别坐标点 , 所以古代诗词中提到隋堤折柳的也不少 。 隋堤是今河南商丘市至永城市之间的汴河故道 , 据《开河记》记载 , 隋堤植柳是从隋炀帝开始的:“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 , 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 , 一则树根四散 , 鞠护河堤 , 二乃牵舟之人护其阴 , 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 。 上大喜 , 诏民间有柳一株 , 赏一缣 , 百姓竞献之 。 又令亲种 , 帝自种一株 , 群臣次第种 , 方及百姓 。 ”隋堤作为大运河重要的一段 , 历来为送别之显地 , 故隋堤折柳多出现在离别诗歌中 。 唐人姚合《杨柳枝词·其五》写道:“江亭杨柳折还垂 , 月照深黄几树丝 。 见说隋堤枯已尽 , 年年行客怪春迟 。 ”韩溉《柳》写道:“彭泽有情还郁郁 , 隋堤无主自依依 。 世间惹恨偏饶此 , 可是行人折赠稀 。 ”这两首诗不但反映了折柳赠别的习俗 , 还表明了隋堤送别的人多 , 人们的离恨也多 , 以至于把两岸堤上的柳折颓了 。 这种意思 , 北宋周邦彦《兰陵王·柳》一词中也有暗示:“隋堤上、曾见几番 , 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 , 年去岁来 , 应折柔条过千尺” 。 在古代 , 运河就是交通的大动脉 , 隋堤柳是人们分别的见证 , 也是传情的媒介 , 难怪要备受摧折 。
人们之所以折柳寄远、折柳赠别 , 有人说因为“柳”与“留”谐音 , 寓含有挽留的意思 。 其实事情也许没有这么简单 , “修干偃蹇以虹指兮 , 柔条阿那而蛇伸”“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这些诗句是对柳条袅娜绵长形态的描绘 , 而柳条的形态与思念及挽留的心绪异质同构 , 所以人们才有折柳寄远、折柳赠别之举 。 此外 , 折柳寄远、折柳赠别与文化积淀也密切相关 。 前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使得折柳寄远、折柳赠别作为一个重要母题 , 被有相同境遇的后世文人反复书写 , 经过不断积淀、不断强化 , 成为中华文化亮丽的组成部分 。
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 , “折柳寄情”节目经过现代科技的重新演绎大放异彩 , 给予人们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 这既是向传统文化致敬 ,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借用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 但其命维新 , 以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 传统文化完全可以穿上现代服装登上大雅之堂 , 从而服务于现代人的现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