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柳色供诗用,冰心在玉壶

【王夫之|柳色供诗用,冰心在玉壶】□ 朱美禄
柳树 , 作为美化环境的苗木 , 在中华大地栽种广泛 , 无论是塞北还是江南 , 到处可见其身影 。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 , 伴随着经典歌曲《送别》 , 也出现了以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的柳枝倩影 。 这个名为“折柳寄情”的节目 , 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远方客人的不舍之情 。
“柳色供诗用” , 柳的意象进入文学作品 , 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 。 在《诗经·采薇》中有句云:“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需要指出的是 , 这里所谓的“杨柳” , 不是指杨与柳 , 而是指蒲柳 。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依依’尽杨柳之貌”“以少总多 , 情貌无遗矣 。 虽复思经千载 , 将何易夺?”这表明“依依”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杨柳的形貌 , 也传达了万般不舍之情 。 岂止于此 , 这四句诗还极富张力 ,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评价道:“以乐景写哀 , 以哀景写乐 , 一倍增其哀乐 。 ”在王夫之看来 , “杨柳依依”所状虽是“乐景” , 对于分别的悲哀却显得更有力量 。 虽然尚不能说《诗经》时代中国人就有了折柳送别的传统 , 但那个时代把杨柳与分别绾结在一起却是不争的事实 。
把杨柳与分别绾结在一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业已分别 , 故而折柳寄远;一种是当下分别 , 故而折柳相赠 。
南北朝时期 , 南朝乐府多“折柳寄远”之作 。 如萧梁时期简文帝萧纲写道:“杨柳乱成丝 , 攀折上春时 。 叶密鸟飞碍 , 风轻花落迟 。 城高短箫发 , 林空画角悲 。 曲中无别意 , 并是为相思 。 ”刘邈写道:“高楼十载别 , 杨柳濯丝枝 。 摘叶惊开駃 , 攀条恨久离 。 年年阻音息 , 月月减容仪 。 春来谁不望 , 相思君自知 。 ”陈代江总也写道:“万里音尘绝 , 千条杨柳结 。 不悟倡园花 , 遥同羌岭雪 。 春心自浩荡 , 春树聊攀折 。 共此依依情 , 无奈年年别 。 ”在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的古代 , 人们对于生离死别看得特别重要 , 因为“道路阻且长 , 会面安可知” 。 折柳寄远 , 既有盼望远人早日归来的意思 , 也是两情依依的独特表达 , 自梁至陈都有这类作品 , 可见“折柳寄远”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
唐人以《折杨柳》为题的诗作不少 。 韦承庆写道:“万里边城地 , 三春杨柳节 。 叶似镜中眉 , 花如关外雪 。 征人远乡思 , 倡妇高楼别 。 不忍掷年华 , 含情寄攀折 。 ”张九龄写道:“纤纤折杨柳 , 持此寄情人 。 一枝何足贵 , 怜是故园春 。 迟景那能久 , 芳菲不及新 。 更愁征戍客 , 容鬓老边尘 。 ”李白写道:“垂杨拂绿水 , 摇艳东风年 。 花明玉关雪 , 叶暖金窗烟 。 美人结长恨 , 相对心凄然 。 攀条折春色 , 远寄龙庭前 。 ”欧阳瑾写道:“垂柳拂妆台 , 葳蕤叶半开 。 年华枝上见 , 边思曲中来 。 嫩色宜新雨 , 轻花伴落梅 。 朝朝倦攀折 , 征戍几时回 。 ”这些诗歌具有高度同质性 , 都表达了思妇对于远戍征人的思念 。 至于李贺的“主父西游困不归 , 家人折断门前柳”、雍裕之的“欲识千条恨 , 和烟折一枝” , 被思念的虽然不是征人 , 但通过折柳来寄托对离人的思念之情则是一致的 。 这些诗歌 , 或多或少带有唐人对乐府模拟的痕迹 , 是对“折柳寄远”这一主题的继承 。
除了“折柳寄远” , 唐人还对折柳文化进行了发展 , 有不少“折柳赠别”的作品 。 李端《折杨柳》诗写道:“赠君折杨柳 , 颜色岂能久 。 上客莫沾巾 , 佳人正回首 。 新柳送君行 , 古柳伤君情 。 ”孟郊《折杨柳》诗写道:“杨柳多短枝 , 短枝多别离 。 赠远累攀折 , 柔条安得垂 。 青春有定节 , 离别无定时 。 但恐人别促 , 不怨来迟迟 。 莫言短枝条 , 中有长相思 。 朱颜与绿杨 , 并在别离期 。 ”翁绶《折杨柳》诗写道:“台上少年吹白雪 , 楼中思妇敛青蛾 。 殷勤攀折赠行客 , 此去关山雨雪多 。 ”这些都是折柳赠别的诗作 , 赠别的对象也不限于特定的群体 。 送别之时 , 杨柳依依 , 似不舍、似挽留 , 人们应物斯感、情动于中 , 故而不禁有折柳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