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陶身体“无数系列”作品《对照》:即兴呈现日常智慧丨揭秘

从2008年的《重3》到2021年的《11》 , 十三年间 , 陶身体剧场为观众带来了11部“数位系列作品” 。 2022年 , 在陶身体剧场成立十四周年之际 , 舞团正式启动邀请艺术家跨界合作的现场演出计划 , 对应舞团十四年“数位系列”的创作 , 延展出的“无数系列”《对照》将于3月5日至6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 首演之前 , 新京报对话陶身体剧场创办人、艺术总监、编舞陶冶 , 揭秘“无数系列”《对照》创作背后的故事 。
系列|陶身体“无数系列”作品《对照》:即兴呈现日常智慧丨揭秘
文章图片

音乐人小河(左一)与舞者在舞台上即兴表演 。 摄影:范西
对陶身体剧场而言 , “无数系列”作品《对照》既是“数位系列”的延续 , 更是一种颠覆 , 寓意挑战数位创作的限制理念 , 而相对限制之外的可能性被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 。 此次演出将以音乐家小河即兴独奏独唱的形式对话舞者即兴限定的身体 , 现场由舞团两位艺术总监陶冶与段妮带领陶身体14位舞者与小河展开一场充满探索与未知、思辨与创想的视听剧场 。
在音乐人小河与编舞陶冶长达十多年的合作中 , 他们一直在严谨和理性中寻求突破 。 “无数系列”的合作 , 则将艺术家置于更加开放、多元的创作表演环境中 , 现场音乐、影像、装置、戏剧等艺术语言交相呼应 , 任思想彼此碰撞 。 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 , 两者彼此相差 , 又彼此相关 , 如镜像般相互折射 。
系列|陶身体“无数系列”作品《对照》:即兴呈现日常智慧丨揭秘
文章图片

音乐人小河(左一)在演奏中 。 摄影:范西
“无数系列”将日常的智慧与瞬间呈现给观众
新京报:在陶身体剧场成立十四周年之际 , 决意去创作一部即兴的“无数系列”作品 , 缘起是什么?
陶冶:经过前十年 , 我们对于身体重心、重力 , 重量的研究和探索 , “圆运动”已经让身体形成一套独立的体系 。 这既是从与我们有关的土壤里生根而来 , 也可以是完全独立 , 具有不可复制的实验性 。 现在 , 当我们开始回望过去 , 发现这条路 , 虽然已经走得很远 , 但从中也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 , 如今我和段妮在推行这些作品的时候 , 当直面曾经的作品时 , 我们已很难再回到舞台上 , 表现出当年创作时 , 身体所拥有的饱满生命力 。 同时 , 因这些年国际演出的排期及小河个人的发展轨迹 , 让我们错过了多次现场合作的机会 , 再往后发展 , 我们发现会越来越难 。
疫情是一个契机 , 舞团在停摆了很多国际上合作的同时 , 也让我们更专注于这些曾经未完成的事情当中 , 当去年把“无数系列”推出来的时候 , 也算是满足了我们的心愿 。
系列|陶身体“无数系列”作品《对照》:即兴呈现日常智慧丨揭秘
文章图片

舞者跟随音乐即兴舞动身体 。 摄影:范西
新京报:相比于“数位系列” , “无数系列”《对照》是如何让舞者与观众产生关系?
陶冶:《对照》依然还是要保有过去“数位系列”作品的开放性 ,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表演现场当中 , 如何去释放可能性很重要 。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 , 促使去剧场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 我希望观众在剧场的收获首先是开放的 , 而不是人还没去 , 先被各种文字、画面等把自己塞满 。 往往观众最好的姿态是到剧场后 , 完全放空的状态 。 这样才能使现场的感知变得更为鲜活 。
系列|陶身体“无数系列”作品《对照》:即兴呈现日常智慧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