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 又名启蛰 ,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释义道:“万物出乎震 , 震为雷 , 故曰惊蛰 。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每到此时 , 大地暖意逐渐上升 , 草木初萌 , 生灵始苏 , 初春的气息处处飘散 。
【古代|惊蛰时节,暖阳新圃看虫萌】北京晚报3月9日的报道
先蚕坛前说蚕礼
“仲春遘时雨 , 始雷发东隅 。 众蛰各潜骇 , 草木纵横舒 。 ”陶渊明的诗句 , 为人们描绘了惊蛰时节大自然的景象 , 农历仲春二月的阵雨轻雷 , 唤醒了蛰伏的冬虫 , 草木自在舒展地抽条发新 。
在北京中轴线的古代建筑群中 , 有一处古迹 , 旧时每逢惊蛰前后万物复苏时 , 便开始忙碌起来 。 它的名字也直接和虫有关 , 这便是位于今天北海公园东北角的清代先蚕坛 。
文章图片
北海公园先蚕坛 白继开 摄
从北海公园北门进去 , 沿朱红的古墙向前行 , 不多时 , 左转来到一处庄严的门楼 , 上覆绿色琉璃瓦 , 牌匾上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着“先蚕坛” 。 这是当年清代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 , 为北京九坛之一 , 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 。 从地图上看 , 它和位于永定门内的先农坛处于一条直线上 , 南北呼应 。
因先蚕坛现在不对外开放 , 了解的人不多 。 坛庙文化研究者董绍鹏曾有幸去里面参观过 , 写过一本专著《北京先蚕坛》 。 而他的单位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正巧位于南城先农坛 , 他笑说 , 做先农坛研究时“顺便”研究了先蚕坛 , 因为农桑是古代大事 , 在史书上 , 两处的史料记载几乎也都连在一起 。
设立先蚕坛是为祭先蚕神(即开创桑蚕丝织之神 , 周朝时先蚕神没有具体名字 , 南北朝时才正式确立嫘祖为国家的先蚕之神) , 而这一祭祀仪式的确立 , 要追溯到周朝的典章制度:天子亲自耕种 , 王后亲为蚕事 , 以敬奉神祇 , 同时为天下做出重视农桑的表率 。 董绍鹏介绍说 , 北京建先蚕坛始于元代 , 但未见有元代皇后亲蚕的历史记载 。 明朝迁都北京后 , 嘉靖皇帝规范国家礼仪 , 仿周制 , 在都城北郊安定门外建亲蚕台(包括祭台、观桑台等) , 在今中南海西北角处建桑林织堂 , 整个仪式过程分两处完成 。 后来为了后宫出入及取水浴蚕方便 , 嘉靖皇帝拆除北郊建筑 , 在西苑重建亲蚕台 , 并将原来分开的两个功能合二为一 , 由此所有仪式都在皇家禁苑内完成 。
清朝经由雍正朝酝酿 , 从乾隆起 , 正式确立皇后亲蚕之礼 , 袭明制 , 也是在皇宫内苑进行 , 新选址在西苑东北角 , 也就是今天北海公园先蚕坛的位置 。 这样一来最大限度符合了周礼中于北郊亲蚕的制度 , 二来此处有水源 , 方便浴蚕 。 乾隆九年(1744)农历三月初三 , 新建成的先蚕坛迎来第一次亲蚕大典 , 孝贤纯皇后按仪礼圆满完成国之大事 , 乾隆欣喜之余 , 命郎世宁等宫廷画家绘《孝贤纯皇后亲蚕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并亲自题诗其后 。 孝贤纯皇后深受乾隆宠爱 , 她逝世后 , 乾隆还命人将乾隆九年亲蚕礼成后所得蚕丝织成帛 , 挂在先蚕坛 。
文章图片
《孝贤纯皇后亲蚕图》(局部)
据董绍鹏叙述 , 从先蚕坛门进入 , 东侧有一条南北向的浴蚕河 , 河东是养蚕的蚕舍及蚕神殿院 , 河西及南侧空地是先蚕神台及观桑台旧址(两处今已无存) , 观桑台的东西南三面广种桑树 。 神台北侧是两进的亲蚕殿院 , 前为具服殿 , 后为织室 。 此外还有蚕署、宰牲亭、福晋及命妇室等一些附属建筑 。
- 相逢时节|相逢时节:陈昕儿神经质、小地瓜的可怜,让简宏成宁宥的爱情变味
- 古代|虎年说虎 瑞虎佑安
- 万物|惊蛰:雷鸣春回 万物新生
- 杏花|仲春之花杏花美诗六首:一汀烟雨杏花寒,杏花时节在江南
- 翡翠|惊蛰 | 醒醒,玉雕师给你遥寄了一份新鲜翡翠,请查收……
- 古代|女神节,晒晒古代女神书法家
- 古代|西子湖畔“丽人行”,浙博展古代女性图像
- 文集|【静思民智-0608】止语修身(58):马腾惊蛰(2022年3月7日)
- 惊蛰|【良时·浇春】五谷落土 以酒破寒
- |惊蛰后钓鱼,认准这4种“浅水”地形,都是大板鲫的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