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罗|编剧张冀:编剧是靠漫长时间 磨练技艺的匠人( 三 )


投资人有时候把定稿的第3稿编剧 , 作为最重要最主要的编剧去宣传 , 在我们看来是不太公平的 , 第1稿的编剧承担了所有骂名 , 付出极大的精神代价 , 趟了所有的雷 , 试了所有错 , 却被在有些时候 , 被第3稿编剧 , 坐收渔翁之利 。 第3稿编剧 , 是这些所有试错之后 , 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手段 , 给出精彩的细节 。
每个人的分工与位置 , 可以不认可 , 但要尊重
电影是特别容易失败的 , 无论是投资还是制作 , 都特别容易让人沮丧 。 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个现状 , 才能理性的做接下来的工作 。 编剧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地位在逐步升高 , 之前编剧的地位之低 , 体现在只要3~5个编剧在一起 , 就会变成一场吐槽诉苦大会 。 编剧在团队的现阶段 , 是处于服务地位 , 不能逾越导演的创作 , 或忽视大明星的需求 。 很多编剧转导演 , 并非因为他们多热爱导演这个工作 , 而是他们不被尊重 , 只能寄希望于一个更有权力的身份 , 来获得尊重 。 剧组里每一个人的工作都非常辛苦 , 每个人都得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每个人的分工与位置 , 都应该值得被尊重 , 而不是为了获得尊重 , 去转变成一个拥有权利身份的人 。 保持自己的开放性 , 是不断博弈与平衡的过程 。
从内到外的本土化趋势
好剧本 , 确实是好项目的一个标志 。 首先它要符合时代趋势 , 很多年轻编剧还不具备整体战略思维的能力 , 需要投资人 , 制片人或导演给他方向 , 在这个思维的指导下 , 年轻编剧用技术来执行 。
文化上一定是本土化战胜全球化 , 谁能把握住本土化 , 就能先人一步 , 比如宁浩 , 冯小刚 , 吴京 。
本土化也是思维的转变 , 十几年前 , 编剧的创作方式 , 是拿好莱坞 , 韩国 , 日本电影 , 把结构拆分 , 往里套 , 再加一点本土化的方言与细节皮毛 , 整体的价值观 , 人物 , 结构都是以Copy的原型为主 , 但这几年是从内到外的本土化 。 以我个人举例来说 , 2015年上映的《亲爱的》 。 这个故事让我完全抛弃了好莱坞 , 现在回想起来 , 感觉特别爽 。 我几乎在这部影片里 , 没有用过好莱坞技巧 , 这给了我很大的创作自信 。 《亲爱的》这个故事的结构 , 必须要断裂的来讲 , 要通过事件 , 家庭 , 来看到中国社会当下的痛点和变化 , 背后的信息量 , 碎片化的拼凑 , 看到的是中国当下社会大家的焦虑 , 大家的情感需求与渴望和解 , 不是为了去讲一个线性故事而去做的努力 , 在这个维度上 , 它是可以断裂的 。 是为了去反映更宏大的主题 , 这个需求决定了要去做一个非线性的 , 视角发生变化的 , 但是大部分好看的电影都是线性的 , 非断裂的 。
德尼罗|编剧张冀:编剧是靠漫长时间 磨练技艺的匠人
文章图片

好莱坞确实是我们学习的必经之路 。 好莱坞剧作的方法论 , 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 能清晰迅速被掌握 。 从3幕或5幕剧的结构 , 人物设置 , 像《追猫咪》这种序列的情节点 , 都给出了相对应的写法 。 科学讲实验 , 哲学讲思辨 , 宗教讲故事 。 宗教故事可以上升到形而上 , 背后有价值观 , 生死观 , 宇宙观 。 好莱坞的剧作 , 不光提供了方法论 , 还提供了人物 , 主题 。 金科玉律要遵守 , 但金科玉律不是完全不能动的 。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 , 要动就一定要成功 。 不要为了动而动的瞎动 。
现在本土化的创作方式有几种 , 比如买一部小众的好莱坞电影 , 强情节 , 强类型 , 进行本土化改造 , 完全照搬外壳 , 但情感却是本土化的 , 符合现在的社会情绪与热门话题 。 第2种是通过社会新闻 , 真实事件 , 原型人物 , 购买版权 , 然后进行电影改编 , 比如《亲爱的》 。 第3种是购买网络小说 , 经过文字观众的验证 , 然后把它转化成影视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