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罗|编剧张冀:编剧是靠漫长时间 磨练技艺的匠人

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金融班2月课堂 , 荣幸邀请到了著名电影编剧——张冀老师 , 为同学们分享创作经历 。
张冀——中国著名电影编剧
德尼罗|编剧张冀:编剧是靠漫长时间 磨练技艺的匠人
文章图片

德尼罗|编剧张冀:编剧是靠漫长时间 磨练技艺的匠人
文章图片

曾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原创剧作奖 , 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 第5、6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奖 , 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奖等 。
电影到底是谁的中心制?
作者电影 , 基本是导演中心制 , 在某些大导演手里 , 剧本只是一个为他们在现场创作 , 与演员或与后期剪辑沟通的一种手段 。 香港的王家卫 , 据说拍片时没有剧本 , 是现场与演员进行灵感碰撞为主的创作方式 。 内地的娄烨 , 也是如此 , 他们都不以剧本为主要目标 。
商业电影 , 相对简单 , 就是把剧本里写的结构、人物、主题、节奏全拍出来 , 照剧本来是最重要的创作原则 。 但在局部中 , 允许现场碰撞 , 自主发挥 , 灵感的 , 即兴的为辅助 。
在以观众为导向的商业电影 , 大众电影 , 类型片里 , 确实是剧本 , 一剧之本 , 剧本中心制 。 好莱坞奉行的制片人中心制 , 也是剧本中心制 。 再大的导演 , 在好莱坞拍戏时 , 剧本是不可更改的 。
剧本创作是以编剧为核心 , 但编剧中心制与剧本中心制 , 是两回事 。 在现场 , 编剧也会与导演 , 大演员交流 , 在剧作范围内 , 根据他们的意见来调整创作 。 创作是开放的 , 是以剧作为中心 , 导演不会抛开剧本做纯粹的艺术创作 。
观众是治疗电影上片综合症的必备良药
剧本创作 , 乃至整部电影的创作 , 分为两阶段 。 第1阶段是自己闷头苦干 , 从无到有搞创作 , 第2阶段是影院上映后与观众发生交互 。 电影有上片综合症 , 都会觉得自己最受上天眷顾 , 最受观众喜欢 , 电影会大卖 , 但事实与观众就会教育我们不要做梦 , 片子不大卖 , 也不要咒骂观众 , 一定要看观众的反应 。 不要以一部电影的观众反应 , 一成不变的去看待观众 , 来决定观众到底需要什么 , 因为观众永远是变量 , 可以去了解观众 , 但不能取悦观众 , 因为他们永远取悦不了 。 电影观众不是影迷 , 不是文艺片爱好者所组成的群体 , 电影创作者 , 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创作出影迷爱看的伟大电影 。 电影的制作周期是一个命脉 , 也是掣肘 。 它不像短视频那样反应迅速及时 。 也不要以一部电影 , 来决定自己或别人 , 创作生涯的成与败 。 了解和尊重观众的首要前提 , 是先了解尊重自己 , 知道自己的局限短板 , 才算了解自己 。
电影项目分两种:罗伯特.德尼罗与汤姆.克鲁斯
电影项目分两种 , 一种是观众能接受 , 能被感动 , 能有情绪反应的电影 , 这种电影至少能保证不赔钱 。 至少能保证中国电影 , 在好不容易转轨的20年 , 影院 , 观众 , 制作这三者的关系能良性互动 。 这种电影不会赔钱 , 他可以保证观众持续并忠诚的进电影院 。
另一种是比较小众的 , 是玩电影艺术的 。 美国顶级电影演员罗伯特.德尼罗 , 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不是那么的赚钱 , 他的片酬还很高 , 但还有源源不断的老板愿意为他投资 , 为他买单 , 是因为老板觉得投资他 , 就是尊重电影艺术 , 为电影艺术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 相当于投资艺术品 。 就像拍《铁面无私》时 , 制片人说:“找德尼罗的预算就会贵上100万美金 , 但他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无价的 。 好莱坞的Star是真·Star , 只会让你觉得超值 。 开拍前的洽谈 , 德尼罗还有其他戏 , 他清瘦温和、彬彬有礼 , 三个月后 , 正式开拍他的戏份 , 他增肥、脸上开始嚣张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