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喜鹊谋杀案》原著与改编:是谁杀死了那位畅销书作家?( 二 )


喜鹊|《喜鹊谋杀案》原著与改编:是谁杀死了那位畅销书作家?
文章图片

《喜鹊谋杀案》剧照
当然 , 不可避免的是 , 因为改编英剧没有更多着眼于案件气氛铺陈、反转和人物刻画上 , 破案节奏较平缓 , 出场的配角不免显得有些纸片人的意味 。 它并不算一部常规意义上的推理爽剧 , 观众身临其境推理以及揭示谜面后的酣畅体验也不免打些折扣 。 也许监制口中这部英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它并不满足仅仅作为一部致敬阿加莎的推理剧 , 它更多将目光放在了原著作者的创作野心上 。 毕竟 , 看过这本畅销之作的粉丝还是占大多数 , 老调重弹也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 。 更别说 , 连作者在书中都借女主之口自嘲道:“阿提库斯·庞德用了一百三十页才弄清玛丽·巴莱基斯顿葬礼上那名男子的身份 。 我等不了那么久 。 ”当然 , 观众也等不了那么久 。
然而 , 我个人觉得 , 《喜鹊谋杀案》这本小说的另一特别之处却在于 , 它需要你沉下心来 , 细细咀嚼 。 初读你很容易被略显冗长的本格推理劝退 , 忽视它埋藏其中的宝藏 。 作者在案件中巧妙地编织进了他对于小说创作的种种思考 , 就像是一个推理作家在对推理小说毫不留情地解构 , 也给初学者无私地献上一堂堂创意写作实战课 。
譬如 , 如何塑造一个人设有趣、形象丰满的侦探角色?这些思考散落在书中各处 , 借不同角色之口娓娓道来——
苏珊在反省自己是否堪当侦探大任时 , 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侦探当然比我们聪明 。 我们希望他们如此 。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美德的化身 。 福尔摩斯抑郁 。 波洛自负 。 马普尔小姐唐突、古怪 。 他们不需要有魅力 。
那位餐厅服务生 , 也就是艾伦创意写作课上的学生 , 在讲述与死者的交集时透露了只言片语:
他给我故事里的主人公 , 我笔下的那位侦探 , 提了一些十分中肯的建议 。 我还记得其中一个建议是:他应该有一个坏习惯 , 比如吸烟、喝酒之类的 。
而在搜证时在艾伦办公室里发现的一张《辛德勒的名单》的剧照 , 顺便道出了艾伦塑造的侦探庞德的原型:
艾伦·康威书中的侦探形象 , 原来是从一部电影里借用而来的 , 或者可以说是偷来的……阿提库斯·庞德不是一个完全原创的人物 , 在某种程度上 , 他是二手的 。
因此 , 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个吸引人的侦探角色应该具备的要素:他要有自己性格的局限、不作完美人设 , 必要时可借助已经成功的人物塑造 。
当推理小说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小说 , 难免充斥着种种套路 , 作者也毫不客气地一一揭露——
没签字的遗嘱是侦探小说中我反感的套路之一 , 只是因为它已经是老生常谈 。 在现实生活中 , 很多人甚至都懒得去立一份遗嘱;
侦探小说中的第一定律就是:最可疑的人最后往往不是真凶;
在一本侦探小说里 , 当一名侦探听到某某史密斯先生在一辆火车上被砍了三十六刀或是被人斩掉了脑袋 , 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事实 , 觉得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 他们打包好行李 , 然后出发询问 , 收集线索 , 最后逮捕凶手 。
为什么古今中外 , 人们都喜欢推理小说?作者也借女主人公苏珊在分析凶手时给出了有趣的回答——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 , 当你读到最后一页 , 发现每一个字母i都点上了点 , 每一个字母t都加上了一横 , 这与生俱来的魅力难道不让你感觉心满意足吗?这些故事模拟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 。 我们每天被紧张不安和模棱两可包围 , 我们半辈子的时间都在试图寻求解决之道 , 当我们终于迎来那一刻 , 发现一切都讲得通了 , 很可能我们已经奄奄一息了 。 几乎每一本侦探小说都能提供这种乐趣 。 这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