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朱从华(左)为演员上妆
“现在不算啥 , 要过春节的时候 , 才真热闹 。 ”伴随着朱从华的形容 , 我的眼前逐渐清晰一幅画面:冬月 , 锣鼓喧天 , 村民自带板凳和茶 , 小贩挑着水果和糖 , 聚在一方小小天地听戏 , 有来了兴致的“噔噔”上台演一出《白良关》 , 就连87岁的老人亦可把戏服一穿 , 挥着羽扇 , 浑厚苍劲的唱出《空城计》 。
本文图片
演员在换行头
龙里县花灯文化传承人、龙里县第三中学老师刘江说 , 戏班约莫二十来人 , 包括“生旦净丑”角儿以及鼓、锣、镲、快板、二胡、月琴的乐师 。 一出戏 , 至少登场七八人 。
上台是花旦 , 下台庄稼汉
一川草色青袅袅 , 云起云散沧海天 。
在草原边上的村寨听花灯戏 , 柔和、抒情的唱腔和原滋原味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 别有一番风趣 。 村中长者朱玉超说 , 这里的戏 , 没那么多规矩 , 山里儿女带着几分洒脱性情 , 坐能唱、站能唱、喝酒能唱 , 有矛盾的人也是被邀台上 , 多少恩怨事一戏终了便终了 。
所以 , 在下麻若“提上锄头种庄稼 , 放下锄头当花旦”便是常见 。 就这当下 , 25岁的朱辉从辣椒地里来 , 拍了拍身上的尘 , 细细的洗了一把脸 , 露出眉目清秀的面庞 , 他在戏班唱旦角 , 《一进贵府九重街》《荷包酒》等花灯小调是拿手好戏 。
退伍回乡的岳相华自6岁起登台唱花灯戏 。 小伙子说:“花灯戏是我们贵州本土的音乐文化 ,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 , 唱花灯时 , 我感到这股自信的力量 。 ”
本文图片
村民放下锄头赶到戏台 , 换上行头
还有35岁的朱从喜 , 他平日务农 , 圆圆的脸总带着朴实的笑容 。 但当放锣声一奏响 , 就带着行头来相会 。 朱从喜是戏班拉二胡的乐师 , 11岁登台 。 他说:“小时候唱花灯戏、听花灯戏图个热闹 , 长大我才明白 , 唱的是宝贝、听的是传承 。 ”
300年 , 能让花灯戏在一个村寨扎根、流传下来 , 下麻若靠什么底气?
87岁的朱永兴不假思索地说:“一个是执 , 一个是喜 。 ”
本文图片
朱永兴
先言“执” 。 他说 , 下麻若人的骨子里有股犟劲儿 , “认定了的人或事 , 牛拉不回头” , 太平花灯既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 我们就应该继承好 , 并找机会发扬光大 。 到今天 , 在下麻若唱花灯依旧是4盏高灯、6盏手灯;亮灯仪式一定是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将灯逐一点亮;戏本子从爷爷传给父亲再传孙辈 , 300年岁月 , 花灯戏的戏种播撒的过程从未间断 , 现在戏班最年轻的演员仅8岁 。 2022年 , 刘江把代代口耳相传的花灯剧本编辑成书 , 更利于传阅 。
本文图片
刘江编辑成书的《下麻若太平花灯》
再谈“喜” 。 下麻若人是真喜爱唱花灯戏 , 除了刚进寨子看到的瓦匠师傅 , 采访人员还见到将戏词当童谣的孩童 , 边摘白菜边哼唱的老妇人 , 吃着辣子鸭火锅的年轻人也能乘兴来一段……在下麻若 , 唱花灯戏就如吃饭、喝水般寻常 。 去年 , 龙山镇人民政府组织安排“送戏下乡” , 两个月光景 , 下麻若戏班把镇上所有寨子走一遍 , 影响了更多人爱上戏曲 , 常常是“这个村没唱完 , 下个寨已来接” 。
- |漫说战“疫”故事|深圳美术老师用画笔记录身边的点滴感动
- 作家|【洞庭作家】严树林/我父亲留给我的最深印象
- 叶兆言|我为深圳人读书三分钟│叶兆言、胡野秋、冯波、毛俊杰、王嘉
- |“抗疫必胜”!深圳八旬老人剪纸作品鼓励战疫
- 深圳市|深圳:废弃停车场积水后变“鱼塘”,钓鱼人:里面有几十斤的大鱼
- 上海|与罗马的“艳遇”,比不上对重庆的深情
- 天籁|山 音
- soul|姚洋:深化职业教育要先解决四个问题
- 深圳市文化馆|深生活|线上学摄影、书法,文化精品资源展播别错过
- 作家|点赞!昆明这个作家获全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先进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