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状态 , 使当时的中原和辽阔的南方重归统一 。 北宋虽四面受敌 , 但在几代君王的苦心经营下 , 国家已逐渐趋于稳定繁荣 , 这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 , 就不得不提到“宋四家” , 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 , 他们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 。 从书法风格上看 , 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 , 他们书风自成一格 , 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 , 而蔡襄则擅长规规矩矩的正楷和行书 。
本文图片
【|“宋四家”蔡襄的精妙之作,可窥探出晋唐遗韵!】蔡襄
蔡襄(1012年-1067年) , 字君谟 。 北宋名臣 , 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 蔡襄擅长书法 , 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著名书法家 , 其书法楷行皆妙 , 尤以“飞白散草”为最 。 书迹传世有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 , 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 。
蔡襄同苏轼不同 , 他仕途顺利 , 为官正直清廉 , 一生忙于政事 , 且所到之处皆有政绩 , 在朝廷中颇受同僚的尊敬和仁宗皇帝的信任 。 忠良淳厚的性格加上良好的风气 , 无疑对蔡襄书风产生了影响 。
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蔡襄《谢郎帖》也叫《初春帖》 , 便是一件体现蔡氏书风的精妙之作 。 此作为纸本 , 作于1060年 , 时年蔡襄48岁 , 纵26.5厘米 , 横29.1厘米 。 品赏此帖 , 我们不仅能从中欣赏到蔡襄高妙的书法造诣 , 同时也能从中窥探出晋唐遗韵及作者崇尚玄淡的文人情怀 。
【释文:谢郎春初将领大娘以下各安 。 年下朱长官亦来泉州诊候 , 今见服药 , 日觉瘦倦 , 至于人事 , 都置之不复关意 。 眼昏不作书 , 然少宾客 , 省出入 , 如此情悰可知也 。 不一一 。 襄送 。 正月十日 。 】
本文图片
此札温润儒雅、浑厚端庄 , 文中的“谢郎” , 正是蔡襄长婿谢仲规 , 这是一封写给他的书信 。 从《谢郎帖》内容可以看出 , 蔡襄染恙 , 体况不佳 。
本文图片
即使如此 , 作者在写书信时依然态度严谨 , 行书落笔法度从容不乱 , 令人十分赞叹 。 从书法上看 , 整片字形均上有褚遂良的体势 , 下笔柔软 , 结字偏零碎 , 似秋叶离落寒枝 。 蔡襄信中自谓“眼昏不作书” , 可能这也是该札落笔不准的客观原因 。
从第一行中可以看出蔡襄行笔沉稳 , 提按有度 。 慢慢的随着心绪的变化 , 作者的笔触逐渐地由楷入行 , 线条丰富流畅起来 , 行笔提按开始加快 , 笔力劲朗 , 温润中流落出一丝焦虑 。
本文图片
充分显现作者对病情的担忧 , “药”字写的十分巧妙 。 用笔厚重 , 结字宽博 , 无不显示作者对服药后依旧没有好转的失望 。 之后随着作者情绪变化愈加强烈 , 心随情动、笔随意转 , 或行或草 , 随手拈来 , 毫无刻意之习气 。
正所谓“书为心声” , 这封家书所体现的正是蔡襄的心灵所照 , 艺术源于生活 , 《谢郎帖》表现出来的是心境和技巧的完美统一 。 因是份家书 , 所以布局谋篇十分自然 , 字体间深得晋人崇尚简约之精要 , 在格调、气象及技法诸方面已达巅峰 。
- 星光|宿舍成最暖录音棚,吉林大学艺术团的学生们合唱“星辰大海”
- |林正刚职场案例:“价值主张”在工作与生活中无处不在
- 崔奇铭|他曾参与翡翠“四大国宝”制作,与玉结缘竟是源于《北京日报》
- 银元|它才是钱币收藏界真正的“专家”,能百分百鉴定真假!
- 文学|中国作协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 面向全国作家和文学写作者征稿
- 博物馆|“百年25座最佳博物馆建筑”公布!上海有一家入选,你去打过卡吗?
- 花朝节|百花生日是花朝,来看四川历史名人中的“十二花神”|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 陈乃春|福建首个“地方剧种”数字博物馆上线
- 疫情|【同心战“疫”向未来】致崂山区广大居民朋友们的一封信
- 网友|杨幂刘诗诗相隔11年“破镜重圆”!网友意难平唐嫣:为什么感情越深越容易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