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炻|都市非遗人|丹炻第十五世传人:渴望在都市中有个柴窑的容身之地

大象新闻采访人员 邱延波
编者按:
行走河南 , 读懂中国 。
在河南 , 在郑州 , 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 不但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 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内在文化基因 。 非遗 , 诞生于农耕文明 。 随着城镇化的突飞猛进 , 部分非遗正在失去传承的空间 。 在不可逆的城镇化过程中 , 这些非遗的现状如何?它们如何应对、适应这个过程?在城镇化的必然潮流中 , 这些非遗人也自然将成为都市人 。 如何让非遗在都市中生存、发展 , 非遗人如何与都市完美融合 , 扎根下来 , 焕发新的生命?
为此 , 大象新闻联合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梳理郑州非遗人 , 推出系列报道“都市非遗人” , 揭秘都市非遗人的现状 , 困境 , 所面临的机遇 , 以及好的实践案例 , 着眼于今后的传承弘扬 , 为非遗发声 , 为文化续脉 。
中国是一个陶瓷的国度 , 然而 , 很多人却不知道 , 陶与瓷之间 , 还有一种炻[shí] 。 炻器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产物 , 是陶的升华 , 瓷的前身 , 亦陶亦瓷 , 非陶非瓷 。 丹炻 , 让泥土披上一层金属的外衣 , 不上釉却胜似上釉 。 郑州唯一一个还在烧制丹炻的柴窑 , 就静静地矗立在贾鲁河畔 。 据说 , 丹炻始于唐、兴于宋 , 扎根在黄河岸边的郑州市惠济区固城村 。 在都市化的今天 , 固城村只剩下唯一一个柴窑 。
丹炻|都市非遗人|丹炻第十五世传人:渴望在都市中有个柴窑的容身之地
本文图片

不做第一 , 只做唯一
2022年2月20日 , 贾鲁河畔 , 赵承祥的柴窑再次点火 。 这是自2021年7月20日大水之后 , 第一次点火 。 2021年7月20日 , 大水将赵承祥的柴窑冲塌了 , 他花了两个月才将窑修好 。 没想到9月份一场大雨 , 窑又塌了 。 赵承祥本想放弃老窑 , 重新在附近再箍一个新窑 。 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说:“老赵啊 , 你要是重新建个窑 , 三年内可是烧不出东西啊 。 这窑得养 , 养三年才能出货 。 老窑虽然塌了 , 但内胆还是好的 , 重新修修还能用 。 ”赵承祥听从了赵利涛的建议 , 重新对老窑进行了修复 。
2月27日 , 开窑 。 “不理想 , 被水淹过了 , 这窑估计还得烧两回才能完全恢复 。 ”看着烧制出来的丹炻 , 赵承祥觉得没有以前的作品色泽莹润 。 随后 , 赵承祥又将43件作品放入窑内 , 开始烧第二窑 。
赵承祥烧的柴窑 , 对地理和气候有特殊的要求 。 这种窑面南背北 , 半地下式 。
赵家柴窑烧制的作品叫丹炻 。 “我爷爷说过 , 丹炻就是用丹炉烧制而成的玉化之物 。 ”赵承祥说 。
烧制丹炻在不同阶段 , 还要用到各种果木和中草药 , “在特定的局限场景内 , 果木与中草药按一定比例搭配 , 经燃烧产生药理效应与理化性能的曜变产物 。 ”出窑的丹炻自然透莹、坚实凝重 , 具有金属光泽 , 而且如铁之质、似玉之润 , 有乌金墨玉之感 , 用手抚摸光滑舒适 , 莹润细腻 。
不知道丹炻的人 , 可能连炻字都不会读 , 知道的人 , 都把丹炻当宝贝 。 因丹炻按传统技艺烧制 , 成本极高 , 再加上目前仅有赵承祥一个人一个窑烧制 , 他的丹炻一件难求 。 赵承祥的丹炻从来不愁销路 , 每次还没烧呢 , 就有人过来预定了 。
“我这个东西 , 别人没有 。 我给自己定的规矩:不做第一 , 只做唯一 。 ”赵承祥说 。
丹炻|都市非遗人|丹炻第十五世传人:渴望在都市中有个柴窑的容身之地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