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如梅兰幽香 舞台深处见芳华

《同光十三绝》 沈蓉圃
舞台|如梅兰幽香 舞台深处见芳华
文章图片

《贵妃醉酒》舞台照
舞台|如梅兰幽香 舞台深处见芳华
文章图片

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王建南
展览:梅兰芳华——梅兰芳艺术人生展
展期:2022.1.20起
地点:国家博物馆
俄国著名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曾多次启发演员要学习梅兰芳的表演技巧 , 他不仅观看了演出 , 还在家中接待了梅兰芳 。 另一位享誉世界的俄国戏剧导演梅耶荷德不仅把梅兰芳称为“杰出的演员” , 还把他看作是一位戏剧导演和革新家 , 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列 。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深受梅氏表演体系的启发 , 认为在梅兰芳的表演中 , 根本就不存在“第四堵墙” 。
第四堵墙 , 是西方戏剧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 它指在传统“镜框式”的舞台上 , 写实的布置搭设起三面 。 而面对台下的这一面 , 对观众来说 , 是一堵透明的墙 。 演员要假想自己看不见这堵墙 , 自己是在一个模拟客观现实的空间中进行“真实的生活” 。 因此 , 演员要尽量排除观众正在观看自己的杂念 , 努力投入到情景之中 , 在这个四面有墙的假定空间里 , 做到“真听、真想、真看、真感受” 。 而台下的观众 , 仿佛透过“第四堵墙” , 观察剧本所设定的人物在这个假定的空间中真实地生活 。 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是 , 中国戏曲艺术从诞生那一天起 , 便“无视”第四堵墙的存在 。 在表演过程中 , 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观众一直保持着交流 。 京剧艺术正是这种独特戏剧体验中的杰出戏曲表演形式 。
梅兰芳曾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简述了京剧的起源: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为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 , 浙江盐务官员和商人将徽班“三庆班”送入京城献艺 。 此后 , 徽班相继进京 , 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最具影响力 , 并称“四大徽班” 。 徽班与当时在京的秦腔、弋腔、汉调、昆曲等相互影响借鉴 , 在剧目、唱腔、表演诸多方面博采众长 , 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 。 京戏的产生 , 是混合了徽、汉两种地方戏 , 再吸取一部分昆曲的精华 , 这样组织成功的 。
作为后起之秀的梅兰芳189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景龢堂梅氏 。 他9岁开始学京剧青衣 , 开蒙老师吴菱仙为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茹莱卿教武工 , 路三宝授刀马旦戏 , 此外他还先后得益于王瑶卿、陈德霖、李寿山、乔蕙兰等前辈 。 11岁首次登台 。 1912年梅兰芳与“伶界大王”谭鑫培合演《桑园寄子》 , 在北京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 1913年 , 他首次赴上海演出 , 虽是挂二牌 , 却在报刊和戏迷中引起轰动 , 并在演期最后以一出《穆柯寨》压轴 , 大放异彩 , 获得巨大成功 。 对于19岁的梅兰芳来说 , 这是他从“声名鹊起”走向“独当一面”的里程碑 , 从此“梅兰芳”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 最终成为一代京昆艺术大师 。
自京剧产生到兴盛的一百多年间 , 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表演体系 。 京剧按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等 , 将人物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 其中 , “生”角又分为老生和小生 , 成为最初舞台上的主导性角色 , 行内称“以生为生” 。 一百多年后 , 梅兰芳扭转了这一局面 , 开创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 , 业内行家竞相效法 。
舞台上的梅兰芳呈现出两种形象:“一个在展示 , 一个在被展示” , 这是表演认知上的重大突破 。 以往的表演一直强调要投入 , 要百分之百地融入角色 , 达到忘我的程度 。 而梅兰芳通过自己的实践 , 提出“被展示”的概念 , 即演员一方面要与角色合二为一 , 凭借一整套戏剧表演技巧 , 创造出活泼泼的生命;另一方面 , 又能随时把自己从角色身体中“拽”出来 , “用奇异的目光审视自己和自己的表演” 。 这种“奇异的目光”指演员的理性思维 , 与所饰角色保持一定距离 。 这正是中国京剧乃至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所在 。 我们经常看到在传统京剧表演现场 , 演员唱到精彩之处 , 赢得台下观众大声喝彩 , 热烈鼓掌 。 演员的表演兴致升得更高 , 获得的回馈是更为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