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潜在的不对等性
元信息是隐晦的 , 所以我们很难谈到它们 。 当西比尔要求哈罗德告诉她为什么他就是不能找个人问路时 , 哈罗德给出的回答仅关于信息:问路没什么意义 , 因为被问到的人可能也不知道怎么走 , 或者可能指错路 。
这在理论上是解释得通的 。 在某些国家 , 当地人就算不知道方位也不会直说 , 而是会编一个告诉问路者 。 但这个解释令西比尔感到失望 , 在她听来毫无道理 。 她认为这种可能性相对低 , 而且他们肯定不可能每次都遇到 。
造成他们不同处理方式的部分原因在于 , 西比尔相信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答案就会直说 , 因为说“我不知道”对她来说毫无难度 。 然而 , 哈罗德却认为说“我不知道”是一种耻辱 , 所以路人很可能会编一个答案来应付他们 。
由于假设不同 , 以及这种框架的隐蔽性 , 哈罗德和西比尔永远不可能发现这种差异的根源 , 只会对彼此愈发失望 。 在信息的层面对话是很平常的 , 因为那是我们最清楚的层面 。 但是 , 想在信息层面解决这种冲突是不大可能的 , 因为真正的动机埋在别处 。
给予信息、指引或帮助对他人是有用的 , 但如果说这种行为具有不对等性 , 是因为在这个意义上 , 它使得等级产生:给予信息的行为将一方定位为专家 , 认同他们在知识方面更具有优越性 , 而将另一方定位为无知者 , 认为他们缺乏知识 , 这是地位等级协商中的一步 。
我们很容易看到给予信息的人地位更高的实例 。 比如 , 父母向孩子解释事物或回答他们的问题 , 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 在人类学家别府春海看来 , 对这种动机的认知是日本餐桌文化对礼仪的一项要求的基础:为了帮助聚会中地位等级最高的成员掌控谈话 , 餐桌上的其他人要就他能提供权威性解答的话题向他提问 。
就是因为这种潜在的不对等性 , 一些男性拒绝从他人处获取信息 , 尤其当对方是女性时;而一些女性在陈述她们掌握的信息时会表现得很谨慎 , 尤其是面对男性时 。
一位男性告诉我 , 我的观点解释了他妻子对某次事件的反应 。 有一次 , 他们开车前往的目的地她很熟悉 , 而他一无所知 。 他有意识地压下了直接开走、自己找路的冲动 , 而是开口询问妻子是否知道某条最佳路线 。 她给了建议 , 最后补了一句:“不过我不确定 。 我开车的话是会这么走的 , 但或许还有更好的路线 。 ”
【信息|听懂另一半】她的话是对权力的不平衡进行调整的举动 , 这种不平衡是由她知道而他不知道的某件事造成的 。 同时 , 她也是在提前给自己打造台阶 , 预防他决定不采纳她的意见的情况 。 再者 , 她是在将自己的指路说明重新定位为“只是一个建议”而不是“给予指令” 。
- 教师|教师招聘备考-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 |职场中,和同事之间千万不能透露哪些信息?
- 大学|重要信息不能错过-读中职也能考大学
- 蜗牛|孙悟空给唐僧画圈真是为了防范妖怪?他想防着的另有其人
- |死鱼正口收竿快走?是水猴子作祟还是另有说法?看看钓鱼名师邓刚的解读
- 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的另一面
- 语言|听懂另一半
- 罗伟章|“万松浦文学奖”获得者罗伟章:写作就是潜水,碎片化信息有损精神
- 松浦|“万松浦文学奖”获得者罗伟章:写作就是潜水,碎片化信息有损精神
- |Reader.86 江疏影|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