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主簿图 , 东汉 , 1952 年河北省望都县一号墓出土
为了在简牍上写字 , 古代人们一般是跪坐在地上 , 左手负责持简 , 右手负责握笔书写 。 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中有对坐书写的“主记史”与“主簿” , 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这一书写方式 。 图中主簿坐在枰(或榻)上左手持简 , 右手持笔 , 在做记录 。
简牍都是细长条形 , 书写时本来可以有横向与竖向两种选择 , 但古人觉得取竖向更为得当:竹简竖放时 , 左手握简时以手掌为依托 , 用五指持简 , 竹简稳定 , 便于书写;而将竹简横放时 , 左手只能握住竹简的左端 , 书写时易于晃动 。 书写完一简后 , 左手再取下一支简 , 为了避免打乱书写完毕简的顺序 , 通常将待写的空白简放在左手边 , 写好的简依次从右向左边排列 , 最先写的那一支排列在最右边 。 书写完毕编简成册以后 , 第一简必定写这篇书的题目 。 有时为了保护书简在开头加两根不写字的简称为“赘筒” , 这也是后世书籍“护封”之源 。 当一部书写好以后 , 以尾简为中轴卷一卷 , 以便保存 。 为了避免错乱 , 同一书的策 , 常用“帙”或“襄”盛起来 。 如此一来 , 就形成了汉字自上而下、从右向左的书写习惯 , 一直延续到纸张代替简牍之后很久 。 今天出版的一些古籍 , 行文仍有竖排的情况 , 便是沿袭了这一历史“惯性” 。
一根简牍上能够写多少字呢?根据大量出土简牍实物分析 , 简的长短并不是绝对的 , 一般规律是简书长短大小与书写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 凡重要的书籍或记重要事情 , 必用最长的简来书写 。 每一简上所写字数多少是不相同的 , 少的只有一二字 , 多则几字、十几字 , 甚至几十字 。 每根简只写一列(比较宽的木简可写两列或多列) 。 编撰一部完整的书通常要耗费大量的简牍 , 还要避免流传过程中简册损坏后造成内容遗失和顺序颠倒 。 一本书的页和行发生错乱 , 校勘者称之为“错简” , 指明是各支简的次序错乱了 。
本文图片
战国竹简 , 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 ,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由于简牍这种纵势狭长的书写载体在先秦时期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 致使书写者在控制毛笔时无法展开大幅度的动作 , 而只能拘束于狭窄的空间 。 简牍尺寸与文字书写的信息量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 迫使人们在书写时尽可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 并努力在狭小的空间中书写较多的文字 。
为达到这一目的 , 就必须将字形压扁以节省纵向空间 。 为保证文字的清晰可见 , 就要充分利用简面有限的宽度 , 使文字尽量往左右两侧舒展 , 在纵向压缩与横向伸展的共同作用下 , 最后就出现了一种单字呈扁势 , 而上下两字间间距被拉大的独特章法形式 , 也就是所谓的“隶书” 。
“隶变”由来
“隶书”的兴起 , 大抵在战国晚期到秦汉之际 。 这一时期也正是简牍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时期 。 当时的秦国崇尚法家 , 法度齐备 。 比如睡虎地出土秦简就包括了“秦律十八种” , 其内容涉及了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多方面 。 律法体系如此庞杂 , 文书工作自然变得十分繁忙 。 因此 , 战国时的秦系文字在书写过程中 , 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俗体字 。 近几十年发现的大量秦简上许多文字显然不是正规的篆文(《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 。
- |这30个常读汉字,你可能一个都写不出来!
- 村上春树|能写出这种句子的人,都是被文字偏爱的
- 徐正溪|《嫣语赋》之后,徐正溪又一部偶像剧,古今风格两不误,让人惊喜
- 汉字|汉字趣谈:祀(466)
- 汉字|【中国读本里的魅力中国】汉字的故事(6)——《兰亭集序》和它的故事
- |知春分,品春意,宁山路小学讲好“汉字中国好故事”
- 汉字|汉字趣谈:社(465)
- 铜墙铁壁|“手赠的留念”
- 彝文|中国彝文是最早的文字?学者:距今或超过万年,是西方文字始祖
- |一天一个汉字——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