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 , 袁雪芬把话剧、电影等艺术样式的优质元素提炼出来 , 加以吸收消化 , 融入到越剧的编、导、音乐、舞美等各方面 , 完成了越剧的全方位改革 , 综合性地提升了越剧的艺术能力和文化品位 。 在袁雪芬和她的“雪声剧团”引领下 , 其他越剧名角和剧团纷纷聘请编导、改革舞美 , 投入了构建“新越剧”的行列 。
二
戏曲重唱 , 唱重运腔 。 越剧的唱腔最早源于嵊县民歌、小调和佛曲 , 又吸收了杭州、湖州的“湖调”以及绍兴大班的曲调 , 形成了最早的唱腔体系 。 进上海后 , 艺人们模仿京剧戏班 , 配上锣鼓丝弦 , 产生了适合女声演唱的“四工调” 。
1943年11月 , 袁雪芬演出《香妃》 , 当演到人物惊见丈夫之死时 , 袁雪芬唱道:“我那苦命的夫呀!”音调脱离了“四工调”的范围 。 琴师周宝财也调整了琴弦 , 使用“亮弦”并以碎弓奏出 。 唱的哀怨凄楚 , 奏的深沉低回 , 更有许多观众跟着“香妃”悲泣流泪 。 这个定弦在工尺谱中称作“合尺” , 袁雪芬的新腔“尺调”由此得名 。
“尺调”系从“四工调”发展而来 , 适用于高中低各个音域 , 演员可根据自身嗓音灵活运用 , 也可在各种板式间变化速度节奏 。 此调不久流行 , 逐渐成为新的越剧主腔 。 袁雪芬在此后的演出中 , 大多以尺调为基调 , 创造了众多名段 。 对于戏曲剧种来说 , 一个新腔的出现 , 其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 在“尺调”上建立起来的“袁派”唱腔 , 旋律淳朴 , 感情深沉 , 委婉缠绵 , 韵味醇厚 , 不仅在越剧表演艺术上独标高格 , 更对越剧流派的丰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戚雅仙的“戚派”、张云霞的“张派”、金采风的“金派”、吕瑞英的“吕派”等 , 均由“袁派”脱化发展而来 。 作曲家刘如曾评“尺调”的价值为“一个调发展了一个剧种” , 诚如所言 。
三
越剧擅长演绎古代题材、爱情题材 , 尤对“落难公子贵小姐 , 私定终身后花园”之类的才子佳人戏最拿手 , 观众也最爱看 。 袁雪芬认为这既是越剧的优势 , 也是越剧的劣势——题材狭窄 , 情节雷同 , 表演缺乏突破 , 不利于剧种长远发展 , 必须尝试突破 。
1946年3月 , 袁雪芬读了鲁迅小说《祝福》 , 出于对祥林嫂的极大同情心 , 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也出于突破越剧题材的渴望 , 她下决心将小说《祝福》改编为越剧《祥林嫂》 。
没了拿手的爱情 , 没了擅长的水袖 , 越剧还能吸引观众吗?袁雪芬自信地认为 , 越剧的传统剧目中也有不少表现女子受苦的戏 , 相信观众对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一定会予以同情 。 更重要的是 , 反映现实生活同样是越剧的责任 , “演祥林嫂 , 是为了让现实生活中的妇女不再重演祥林嫂的命运 。 ”
本文图片
《祥林嫂》于同年5月试演 。 袁雪芬饰演祥林嫂 , 从青年演到老年 , 从花旦唱到老旦 。 口语化的念白、生活化的动作 , 突破了许多传统表演程式 , 呈现出强大的思想和艺术感人里 , 震撼了大量的观众 。 《时事新报》副刊头条的一篇报道称:“《祥林嫂》应该不仅是雪声剧团 , 而且是整个越剧界的一座纪程碑 。 ”
袁雪芬并不满足于此 。 她认为祥林嫂这个角色 , 值得自己“花毕生精力去塑造” 。 果然 , 在此后的四十年里 , 她对《祥林嫂》做了4次大幅度的修改加工 , 使其既成为越剧改革的里程碑式剧目 , 又成为了越剧的经典保留剧目 。
四
- 越剧|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百年诞辰 上海越剧院发布“聚·变”系列活动
- |越剧大师袁雪芬诞辰100周年,重温 《梁祝》《祥林嫂》等袁派经典
- 越剧|“倒春寒”的春天里,让大师的艺术与品德温暖人心
- |红楼梦:贾瑞喜欢王熙凤,他向王熙凤推销自己的方式,让人侧目
- 张炜|名家侧影|“我为什么迷张炜?”
- 越剧|这位敢于直言的评论家去世了,他曾放弃清华、复旦报考上戏
- 经典|越剧折子戏专场流派荟萃
- 贾宝玉|“越剧·尹派”经典剧目《红楼梦》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金玉良缘&史湘云为何感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她看透了什么?
- 楷书|妙品|清流如朋友:他的楷书,偏正欹侧之中意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