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侧耳听春水,环佩响叮咚——纪念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诞辰百年

越剧|侧耳听春水,环佩响叮咚——纪念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诞辰百年
本文图片

2011年2月19日 , 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去世 , 享年89岁 。 光阴荏苒 , 今年3月26日正是她的百年诞辰 。 关于大师的价值 , 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早在11年前就说:“袁雪芬不仅属于中国的戏曲界、戏剧界 , 她还是一个文化的巨人 。 ”的确 , 优秀的才华、精湛的技艺、杰出的创造自不待言 , 袁雪芬的艺术思想、改革精神及其成果 , “在当代戏剧界找不到第二人” 。 这就是大师超越了技艺、升华到文化层面的地方 。

越剧诞生至今 , 也只有一百年出头 。 其最初时 , 只是故事简单、唱腔单调、舞美全无的小戏 , 名为“小歌班” , 由于伴奏乐器仅为一只皮鼓、一副尺板 , 鼓板相击发出“的笃”声 , 因而又名“的笃班” 。 从嵊县进入上海后 , “小歌班”或“的笃班”很快由男班变成了女班 , 逐渐打开了上海演艺市场 , 遂名“越剧” 。 业界认为 , 若把“女子越剧”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 并分别推出两个代表人物的话 , 那么前推姚水娟 , 后为袁雪芬 。
袁雪芬于上世纪30年代初出道 , 先在杭州等地演出 , 1938年来到上海 , 与“闪电小生”马樟花合演《梁祝哀史》 , 被誉为越剧“新后” 。 然而马樟花于1942年不幸去世 , 袁雪芬痛失搭档 , 一度回乡 。 当她再次应邀来沪时 , 已打定了建设“新越剧”的主意 。 当年的越剧 , 经过以姚水娟为首的艺人们的改良 , 已是面貌一新 , 如鲜花初绽般倾倒了上海的观众 , 却也同时存在一味模仿京剧、电影和文明戏所导致的剧目雷同、表演单调的现象 。 “越剧不像越剧” , 使袁雪芬看到了繁荣背后的危机和艺术革新的必要 。
袁雪芬的表演艺术同样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 , 她还十分喜爱昆曲 , 个性彰显的表演、严谨规范的剧本、优雅曼妙的唱做都令她着迷 , 却并不甘于照搬模仿 , 而是琢磨如何加以活用之、化用之 , 直至完全成为越剧艺术内在的拥有 。 当年越剧艺人演戏 , 在表现角色遭极大打击时 , 总先大喊“啊呀” , 后扮“斗鸡眼”作昏厥状 。 袁雪芬觉得这种演法无法打动观众 , 因此在《断肠人》一剧中采用了电影《居里夫人》中洋演员的表演方法——先是默默无语 , 然后移动视线 , 当视线落在木鱼上时才放声痛哭 。 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 , 越剧艺人向话剧和昆曲学习良多 。 袁雪芬常说越剧有两个“奶娘” , 一是话剧 , 一是昆曲 。 从话剧中 , 越剧吸收了刻画人物、表达思想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从昆剧中 , 越剧吸收了造型精致、唱腔高雅的唯美主义演绎手法 。
早期的越剧是没有剧本的 , 艺人演出前依靠“说戏先生”为其讲解、安排 , 上台之后全靠自己发挥 。 袁雪芬觉得这样很难保证质量的稳定 , 必须改革 , 于是将自己的大部分包银用来聘请编剧和导演 , 成了越剧界第一个彻底取消“幕表制”的人 。 她对编剧有明确要求——写新戏力求雅俗共赏 , 改老戏尽量去粗取精 , 努力提高越剧的格调与品位 。 她对演员也有明确要求——一个戏在排演阶段 , 所有演员都可对剧本提意见、作修改;一旦上台则须按剧本规定的内容精确到位地表演 , 从而杜绝了演员因临时想词而不免产生的仓促和粗糙 。 同时 , 袁雪芬在化妆、舞美、灯光等方面也作了大量创造性变革 , 如首次在越剧舞台上采用聚光灯 , 既增加了亮度又突出了重点区域;灯罩上蒙以彩纸 , 配合音乐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
【越剧|侧耳听春水,环佩响叮咚——纪念越剧艺术大师袁雪芬诞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