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的是 , 中国传统思想与机械宇宙观的疏离、与有机宇宙观的亲近 , 有意无意地也成为晚清的一些知识分子译介西方思想的桥梁 , 严复译《天演论》即是其中的重要案例 。 众所周知 , 《天演论》背后的思想在西方屡遭排斥 ,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却极有市场 。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曾如此描绘过《天演论》的火爆:……不上几年 , 便风行全国 , 竟成中学生的读物 。 人们通常会将这种现象视作国门大开后中国屡次战败后的应激反应 , 《祛魅》则相较于该领域早先的一些研究 , 较为创新地解释了《天演论》流行的“内因”:天演论宇宙观与中国传统的有机宇宙观有着高度的契合 。 比如 , 二者都强调万物起源于某一非人格神的起点 , 同时有其内在运行的动力 。
在接受专访时 , 张洪彬特别提及该研究与小时候在乡村接触相面术、算命术、风水术等类“迷信”活动的经历有关 。 按照学者杨庆堃的区分 , 与基督教这类“制度性宗教”相对 , 中国的民间宗教具有“分散性宗教”的特点 , 它或许没有系统的象征和独立的崇拜仪式 , 但却“紧密地渗透进一种或多种世俗制度中 , 成为世俗制度的观念、仪式和结构的一部分” 。 经历了“祛魅”后的现代世界 , 科学世界观逐步成为人们理解世界不言自明的前提 , 但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 站在今天的视角 , 回顾这段晚清时期“祛魅”历史的意义 , 或许也能让我们避免以一种线性进步的辉格史观简单否定中国人对自然之“魅”的信仰 , 而是对其生发演变的思想脉络形成“同情之理解” 。
此外 , 作为这项研究的亮点 , 《祛魅》对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再探讨也丰富了我们对晚清时期西方思想传播的认识 。 以进化论作为思想蓝本的《天演论》 , 给彼时国人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即是“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这八个字——时至今日 , 这可能也是不少人对其的认知 。 然而 , 严复眼中的宇宙虽无善无恶 , 在价值上中立 , 但“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的法则却有可能进化出道德秩序 , 世界的运行之道也并非是完全弱肉强食的“拳头逻辑” 。 不过 , 出于严峻的时局 , 时人对其的简化与误读也算是情理之中 。 通过对这种思想“误读”的重溯 , 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某些烛照当下的知识关怀 。
文章图片
张洪彬 , 1980年生 , 重庆垫江人 , 历史学博士 。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 近年主要用力于近代思想史上的世界观祛魅与复魅 。
传统中国“祛魅”的进程
可以上溯至明末清初
新京报:你的书名“祛魅”近似于韦伯的概念 , 即指“神圣存在”在晚清中国人(主要在上层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的过程 , 同时 , 宇宙观的“祛魅”也带来政治观念的变革 。 这个“祛魅”的过程大致开始于什么时候?
张洪彬:诚如你所言 , 宇宙观的“祛魅”也带来政治观念的变革 , 张灏从政治秩序的危机追溯到价值取向的危机 , 也正有这个用心 。 我原来的主标题是“天变 , 道亦变” , 计划不仅写宇宙观的变化(“天变”) , 也要写世俗政治正当性的转移(“道亦变”) 。 但最后完成的书稿讨论后者较少 , 也就严复那一部分涉及一些 。 关于世俗政治正当性的转移 , 许纪霖老师发表了几篇论文深入讨论 。 关于世俗道德根基的转移 , 我的同门段炼的《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5年)已有很好的研究 。
- 传统|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 聂茂|国家强大是百姓最大的幸福——聂茂接受湖南文艺网专访
- |专访|幕后操盘手揭开《人世间》世间事
- 运营方|专访|幕后操盘手揭开《人世间》世间事
- |审美是普罗大众原始的本能|专访 x 梁志永
- 传播学|专访|刘海龙:传播学如何克服学科身份焦虑?
- 天演论|《笔醒山河》01|《天演论》是怎么“做”出来的?
- 于震|《鼓楼外》诠释“艺大于天” 专访于震:演员活在角色里,导演活在剧里
- 下篇|【下篇】专访|程永新:有思想的写作者还是太少了
- 中国|【上篇】专访|程永新:小说的最高任务是呈现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