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采访人员:毕媛媛 李佳宁每经编辑:杨夏
央视一套播完 , 央视八套继续播;媒体此起彼伏地报道 , 《人世间》依然是热剧 。
本文图片
《人世间》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五十年涤荡的苦难对抗 , 这部循着“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 , 描绘中国社会人心世相 , 呈现当代中国百姓生活史诗的《人世间》 , 成为2022年开年的一部好戏 。
2018年 , 《人世间》获得茅盾文学奖 , 作者梁晓声曾坦言 , “人世间”是个远大于人间的概念 。
每个角色具体鲜活 , 群像温情温和 , 《人世间》从小说搬到银幕 , 甚至改编话剧 , 难度可想而知 。
这背后 , 离不开全版权运营方、电视剧《人世间》出品人、话剧版《人世间》总制作人吴凤未 。 因为她在文学IP运营上的专业能力 , 还吸引了新希望的投资 。
几经辗转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终于联系上吴凤未 。 “那天梁晓声老师竟然在座谈会上开口就表扬我 , 我所有的压力、委屈 , 接收到的鞭策和质疑声 , 都因为那几句肯定化为了欢乐和幸福感 。 ”与吴凤未面对面时 , 她满足地表示 。
本文图片
吴凤未与梁晓声合影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开发《人世间》是现实主义里程碑的一道难关
跌宕起伏的历史洪流 , 由周家三代及亲朋好友勾连的万般生活铺就了《人世间》的底色 。
自《人世间》播出后 , 便掀起收视狂潮 , 不仅创下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八年的收视新高、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发布以来收视率最高 , 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已突破10000 , 首轮收视人数破4亿大关 。
《人世间》毫无疑问是精品 , 该剧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 , 本身便是一部横贯50年的中国家庭“史诗” 。
历时8年 , 手写115万字 , 《人世间》这部长篇巨作浓缩成一部58集的电视剧 , 难度可想而知 。 背后推动这一切的 , 却是个年轻女性——吴凤未 。
在《人世间》座谈会上 , 梁晓声公开分享过他们的故事:“他们第一时间就跟我谈到了《人世间》的代理版权问题 。 我跟他们两个都比较熟悉 , 我对年轻人的事业也一向是支持的 ,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极为坚决地反对 , 因为我知道这一部书的改编是相当有难度的” 。 “在我家里 , 吴凤未和魏童(北京一未文化创始人)被我泼冷水泼得几度落泪 , 他们到我家里谈这事 , 估计不下十次 。 年轻人要做事 , 挡都挡不住 , 后来的话剧也是他们努力地推上去 。 由于他们 , 这套书摆到了腾讯的编辑部 。 ”
本文图片
吴凤未工作室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李佳宁 摄
吴凤未是全球第一个全版权拿下《人世间》IP作品的掌舵者 , 事实上早在2017年 , 她便开始关注主流赛道IP 。 “在过去漫长的不到10年的生涯中 , 中国整个文娱市场 , 包括网络文学的不同类别 , 都发生了变化 。 ”
这与她自身经历有关 。 吴凤未从少年时期 , 便开始看余秋雨、梁晓声、余华等作家的作品 , 他们所传达的思想根植于吴凤未脑海中 。 2016年 , 吴凤未在和朋友聊天时 , 朋友突然谈到:“我的孩子到现在还在看我原来的作品 , 你们文化从业者什么时候能给市场带来一些更有正能量、扎根于大地的作品?”
- 运营方|专访|幕后操盘手揭开《人世间》世间事
- |审美是普罗大众原始的本能|专访 x 梁志永
- 传播学|专访|刘海龙:传播学如何克服学科身份焦虑?
- 于震|《鼓楼外》诠释“艺大于天” 专访于震:演员活在角色里,导演活在剧里
- 下篇|【下篇】专访|程永新:有思想的写作者还是太少了
- 中国|【上篇】专访|程永新:小说的最高任务是呈现人的精神世界
- 诗歌|专访|诗人凌越:我享受诗歌带来的寂寥的美感
- 中国社会学|社会学需要更多关于“现代”的研究|专访陈映芳
- 性格|社会学需要更多关于“现代”的研究|专访陈映芳
- 专访|社会学需要更多关于“现代”的研究|专访陈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