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专访张洪彬( 三 )


思想史的研究处理的主要不是人物、时间、地点明确的“事件” , 而是潜移默化的“观念” , 所以要说一个准确的时间起点 , 是不太可行的 。 我在这项研究中发现 , 以近代科学为主的“西学”是晚清宇宙观祛魅的重要因素 , 我的考察的起点设在了1833年 , 这一年 , 来华传教士郭实腊在广州创办了中文期刊《东西洋每月统计传》 , 成为晚清西学东渐的一个标志 。 当然 , 这个时间节点的设定 , 只是为求方便而已 , 一个期刊办出来 , 不可能马上就产生多大的影响 。 更何况 , 1833年前也不是没有西学东渐 , 所以我的博士后导师李天纲在书序中指出 , 这项研究可以进一步上溯到明末清初 。
祛魅|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专访张洪彬
本文图片

祛魅|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专访张洪彬
本文图片

右图为来华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 1803年—1851年) , 中文名也译作郭士立 , 笔名“爱汉者” , 德国基督教路德会牧师、汉学家 。 左图为郭实腊创办的中文期刊《东西洋每月统计传》 。
新京报:你刚刚提到了本书试图关注的是“天变 , 道亦变”的问题 , 学者许纪霖曾在《世俗化与超越世界的解体》一文中指出 , 现代性的发生和世俗化的开展 ,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 , 即是宇宙观的变化 。 晚清时期“宇宙观”的剧变与人们的政治观念、日常生活观念之间的剧变有怎样具体的联系?
张洪彬:在写作过程中 , 我也曾努力把思想观念落实到行动、实践、仪式、事件、制度层面上去 , 这在二三四章中可以看出;我也曾试图去查询清代钦天监档案 , 希望看到钦天监意见在晚清政治决策中的地位变化 , 但很遗憾 , 钦天监档案可能在民国时期已经佚失 , 以至于钦天监的办公地点在哪里都有不同看法 。 同样基于这一考虑 , 我曾想过要从思想史层面入手去研究1916年袁世凯祭天典礼 , 出于怎样的理由来举行这个仪式 , 有怎样的争议和批评 , 但由于史料搜集不顺利 , 这项计划搁浅了 。
现在只能猜测说 , 1912年建立的新政权不再自称受命于天 , 虽然原因很复杂 , 但宇宙观的祛魅、“天”的神圣性衰弱 , 恐怕也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 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 但将来有没有很有说服力的研究出来 , 还是得看史料的发掘状况 , 再加上政治哲学、法哲学方面的阐释 。 国内方兴未艾的历史政治学、历史法学的阐释路径虽然有很多新意和启发性 , 但在举证方面往往并不让人满意 , 说服力不够 , 所以常被批评为过度诠释 。
总之 , 虽然很多思想史学者都在努力把思想观念与行动、事件、制度等联系起来理解 , 但这个难度很大 , 平衡得好、做得成功的似乎不算太多 。 我这项研究在这方面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第五六章尤其如此 。
新京报:中国传统思想的泛神论特征 ,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天”的非人格化 。 不过我们知道 , 在殷商时代 , “天”还是具有某些人格神特征的 , 只不过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去人格化进程 , 在“天”的非人格化过程中 , 比较重要的几个节点时期是什么?
张洪彬:这个题目涉及先秦思想史 , 我没有研究 , 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仅限于阅读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 , 这里只能就阅读谈谈粗略的印象 。 天的人格化特征的逐渐稀薄 , 非人格化特征逐渐浓厚 , 这应该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 。 孔子虽然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 百物生焉 , 天何言哉?”但其非人格化色彩还不算非常清晰 , 因为还有别的表述又表明他把天当人格神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