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东西问)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中新社西安3月31日电 题: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作者 刘进田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
|东西问丨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本文图片

人权概念虽是在西方文化中首先出现的 , 但中华文化中也自有其根芽和基因 。 “人最为天下贵”“仁者 , 爱人”……这些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人文主义传统思想 , 就是中国人权思想的宝贵基因 。
人权的本质是对所有人的普遍关爱和平等保护 , 具有人类普遍性 。 普遍性的人权在不同文化和文明形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 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 不能以人类普遍性人权思想否定民族文化特殊性 , 也不能用民族文化特殊性否定人权的人类普遍性 , 应该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适应和相互阐释中推进人权价值的具体化理解和实践 。
人权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主体根据
人权思想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历史文化形态基础之上的 。 超人文的神本主义文化和非人文的物本主义文化都难以形成人权思想 。 中国文化早在殷周之际就告别了神本主义文化 , 形成了人文主义文化 , 把价值主体从神转换为人 , 肯定人本身的价值 , 人的祸福吉凶善恶价值均由人自己创造 , 不由神定 。 因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 所以必须“以德配天”“敬德保民” 。 《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 , 天听自我民听 。 ”人、民代替天、神成为价值主体 , 重视人、关爱人成为新的价值取向 。
|东西问丨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
本文图片

观众参观“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 。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杜洋 摄
【|东西问丨刘进田:为什么说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人权思想基因?】中国传统人文主义 , 强调人是主体、人是本体、人是根本 。 这就为人权思想提供了应有主体 , 即人 。 在中国文化人文主义精神中 , 价值就是人本身 , 不是神或物 。 这是关爱人的主体前提 , 是人权思想的前提和根据 。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蕴含人权思想的观念、内容与主张
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由于以人为价值主体 , 所以认定在万事万物中 , 人的价值是最高的、最贵的 。 这与人权思想完全一致 。
中国人文主义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 , 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十分重视人和人的价值 。 《论语》记载:“马厩失火 , 子退朝 , 问人 , 不问马 。 ”荀子肯定“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 , 故最为天下贵 。 ”张岱年讲 , 贵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价值 。 说人最为天下贵 , 就是说人是天下最有价值的存在 。 虽然在人之外也有珍贵的有价值的事物 , 但都是因为它们对于人有利有益 , 否则它们是无所谓有价值、也无所谓无价值的自在之物 。
在人文主义价值观看来 , 价值因人而是 , 价值因人而有 , 价值因人而异 , 价值因人而易 , 没有离开人的价值 。 财产、财富等之所以有价值都是因为它们有益于人本身 。 “人最为天下贵”的重要价值观 , 是人权思想的根本观念 。
人权思想主张肯定人、关爱人、爱护人、尊重人 。 中国文化人文主义传统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正是“爱人” 。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仁” 。 孔子曰:“仁者 , 爱人” 。 “仁”是儒家讲的各种德目的总德 , 此总德的涵义是“爱人” 。 作为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仁 , 是与关爱人的人权概念契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