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时代中,写出江南春天的味道,写出江南文化的力量|第23期解放书单( 四 )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 传统的“四民”观念开始发生积极变化 。 1881年8月 , 《申报》发表《论考验艺徒》一文 , 强调士农工商是平等的 , 认为“通一事即可得一事之用 , 执一业即可得一业之力 , 业虽有大小之分 , 而其所以谋食则一也” 。
在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 , 上海走在了全国前列 。 甲午战争前后 , 申城已催生出一批新的职业和行业 , 如企业管理、律师、建筑师、设计师、报刊编辑、医生、海关和银行职员以及电话、电报、邮电、电力等 。
年轻的荣德生赴上海习业后 , 其父来沪探望时嘱咐:“勿必学商 , 可一同回去读书 。 ”荣德生的回答简洁有力:刻已学商 , 亦可上进!
「有无」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记 。 其中的吴韵苏风、皖韵徽风、越韵浙风和海派文化 , 各具特色又相互欣赏 。
在经济上 , 长三角地区地形的多样化 , 确保了物产的多样性 , 有利于区域内经济品种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 自宋代以来 , 江南内部就形成了产粮区、桑蚕区、植棉区、制盐区的有机分工 , 包括商人、学人、技术人员在内的各种人员在江南地区频繁流动 。
比如 , 徽商到杭州、苏州、常州、扬州等地创业 , 绍兴师爷到江苏、安徽等地发展 , 近代宁波、温州、绍兴、无锡、常州、合肥、安庆等地的商人、学人、艺人到上海谋发展 , 等等 。
作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联袂推出的“江南文化研究”系列图书之一 , 《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对嘉定竹刻予以专章介绍 。
嘉定竹刻与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消费喜好有着紧密关系 。 王士性曾说:姑苏人聪慧好古 , 斋头清玩、几案、床榻 , 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 。 至于寸竹片石摩弄成物 , 动辄千文百缗 。 其中 , 自然包括嘉定竹刻 。
江南技艺的背后 , 有着对工匠精神的体认与尊重——
当时 , 很多江南文人都有赞赏工匠的技艺精湛的文字留下 。 张岱还曾为手工业者发声:“嘉兴之腊竹 , 王二之漆竹 , 苏州姜华雨之箓竹 , 嘉兴洪漆之漆 , 张铜之铜 , 徽州吴明官之窑 , 皆以竹与漆与铜与窑名家起家 , 而其人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 。 ”
还有人直接参与工艺品制作 。 “西泠八大家”之一的钱塘人陈鸿寿在任宜兴县令时 , 亲临陶工生产现场 , 与制壶高手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三兄妹合作 , 创出以自己的号命名的“曼生壶” 。 紫砂业因文人学者参与制作 , 被推到一个全新阶段 , 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产学研结合 。
江南技艺的背后 , 还有对手工业的有效组织——
明清时期 , 苏州工商业行会在160个左右 , 可以确定属于手工业的有70多个 , 主要分布在丝织、印染、造纸、印书、冶炼、钢锯、包金、金银丝、漆作、红木、蜡烛、钟表、刺绣、眼镜等行业 。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邱澎生的专著 , 以68个“公所”“会馆”为研究对象 , 追溯其发展历程和内部权力运作 , 将这些工商团体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表达出来 , 力求还原传统社会结构里各类工商团体更全面、更细密的面貌 。
江南技艺的背后 , 还能看到“两个江南”的互通有无——
比如“徽州三雕” , 即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木雕、石雕 。 明代中叶以后 , 大量徽商从“平原江南”回到“山区江南”买田置地、大兴土木 , 推动了徽派篆刻技艺的发展 。 2006年 , “徽州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