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感知自然节气,抵抗生活异化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节 。
二十四节气中 , 唯清明兼具节日身份 , 为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 , 又与春节、端午、中秋并为四大传统节日 。
说起清明 , 我们很容易想到杜牧的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也会想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这一诗一画 , 深入人心 , 以至于和祭祖扫墓一样 , 成为中国人对清明的集体意识 。
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感知自然节气,抵抗生活异化
文章图片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官家踏青
清明三候 , 一候 , 桐始华;二候 , 田鼠化为鴽;三候 , 虹始见 。 最近出版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 , 作者徐立京认为 , “将‘桐始华’作为清明初候 , 可见古人观察自然之细致 。 和李花、桃花、梨花、杏花率先争春不同 , 桐树高大 , 广布山野 , 只有当阳气盛至化阴之境 , 桐花才开始爬上高高的树梢 。 此时的天地 , 清澈明朗 , 入眼皆是春和景明 。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 盖时当气清景明 , 万物皆显 , 因此得名 。 ’《历书》对清明之谓的由来的总结 , 委实精辟!”清明二候的选择了一个格外生动的意象——田鼠 , 在这样一个小动物身上见微知著 , 喜阴的田鼠因为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 , 小小的鹑鸟则因为阴气已经潜藏 , 终于可以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活动 , 尽情地在花间鸣唱了 。 至清明三候 , 则日照雨滴彩虹生 , 万物更加润泽可爱 。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收入徐立京创作的80余篇文字作品 , 每一篇散文对应一候 , 写该时令的风物 , 也写由季节引发的情感与思索;书中也收入当代中国抽象画家徐冬冬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主题创作的140余幅抽象画 , 这些作品的制作历时五年 , 艺术家春天采集甘露 , 夏天收集雨水 , 秋天将风沙与颜料混合 , 冬天取用晴雪 , 在他看来 , 每一幅画作都是灵魂在笔墨之间与大自然合唱 。
七十二候就像是二十四节气的“生命切片” , 在七十二候的瑰丽生命意象中 , 可以读懂中国人的精神源头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 最近 , 澎湃新闻专访了徐立京 。
徐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感知自然节气,抵抗生活异化
文章图片

徐立京
【对话】
七十二候是我们古人的哲学
澎湃新闻:我们对于二十四节气接受度比较高 , 但大众对于七十二候还是相对陌生 , 而且我们会注意到“七十二候”其实非常细化 , 比如“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 , 似乎始以具体的动物和植物表现出的状态来对“季节”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进行标注和确认 ,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 , 以中国之地大物博 , 各个地方的节令体现于物候上是很不同的 , 而二十四节气又主要是黄河流域的地理观的总结 , 那对于很多非黄河流域的人来说 , 可能看到的风物、感受到气候就与二十四节气中“宣称”的相左 , 那该怎么去体认七十二候?
徐立京:大众对二十四节气接受度比较高 , 对于七十二候是相对陌生的 。 因此 , 书中我们以侯为单位来阐述 , 七十二候是我们古人的哲学 , 至广大而尽精微 , 它和二十四节气结合 , 古人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自然界的变化来表现时间体系 , 是古人的独创 。
我们会为古人观察宇宙世界的细致精妙所震撼 。 七十二候里面 , 有十分宏大的概括总结 , 比如孟秋时节的处暑二候“天地始肃” , 孟冬时节的小雪二候“天气上升 , 地气下降” , 但更多的是对一些非常细小事物的捕捉 , 像立春二候“蛰虫始振”、春分初候“元鸟至”、夏至三候“半夏生”等等 。 小虫小鸟小花小草在我们老祖宗眼里 , 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灵敏 , 都能代表天地万物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