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陶渊明《归园田居》与中国乡村美学( 五 )


其四 , 乡村美学具有以道家自然哲学为内核的深厚的人文底蕴 , 它不仅将土地、居所、山泽、草木、禽鸟和人融合一体 , 而且赋予这个整体有机的生命关联和自然循环的无限绵延 。 因此 , 乡村美学不仅是关于田园风光的审美意识 , 而且是基于“自然”生命观的生命美学 。
《归园田居》五首 , 两用“虚室”一词 。 “户庭无尘杂 , 虚室有余闲 。 ”“白日掩荆扉 , 虚室绝尘想 。 ”道家为申达“自然”之理 , 讲“无”、讲“虚” 。 老子讲“道冲 , 而用之或不盈”“当其无 , 有器之用” 。 庄子讲“气也者 , 虚无而待物者也 。 唯道集虚 。 虚者 , 心斋也” 。 “虚室”一语即出于《庄子》 。 “瞻彼阕者 , 虚室生白 。 ”(《庄子·人间世》)在《归园田居》中 , “虚室”当兼有乡居的清净和内心空灵双重意义 , 所以称“有余闲”“绝尘想” 。 但是 , “有余闲”和“绝尘想” , 不是虚空寂寞、阴沉消极 。 “虚室生白” , “白”是归于大道之“无” , 是“万物之化” , 即“天地与我并生 , 万物与我为一”的无限境界 。 所以 , 乡居的“余闲”和“绝尘想” , 不是生命的消极困守 , 而是“课虚无以责有”(陆机:《文赋集释》 , 张少康集释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 年版) , 是生命的解放和无限开拓——“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
以道家哲学开拓的乡村美学 , 是“虚室生白” , 换言之 , 是“从无到有” , 即摆脱功利世俗网络之后的“复返自然” 。 这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 即乡土生活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 人生归属何在?《其四》这首诗 , 是以凭吊沦为坟场的乡村直面这个人生的终极问题 。 久违的山泽游 , 仅一句“浪莽林野娱” , 即转入对荒墟的凭吊 。 陶渊明完全承继了庄子的生命观 。 “死生 , 命也 , 其有夜旦之常 , 天也 。 ”(《庄子·大宗师》)在这样的命运观下 , 生死不仅是自然之常态 , 而且根本的“幻化”和终归于“空无”并不是自我存在的悲剧 , 相反自我在自然造化运行中获得了无限的意义 。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 , 以造化为大冶 , 恶乎往而不可哉?”(《庄子·大宗师》)
因此 , 可以说 , 中国乡村美学既不向外企及一个广大的世界 , 也不向未来寻求一终极的归宿 , 而是安时处顺 , 生息于乡土的自然自在 。 “开荒南野际 , 守拙归园田 。 ”这可谓庄子之所谓“藏天下于天下”的生命意识 。 “日入室中暗 , 荆薪代明烛 。 欢来苦夕短 , 已复至天旭 。 ”昼夜晨昏的更替 , 劳作与栖息的轮换 , 自然与自我之间在时间的绵延之中实现统一 , 但自我也在时间的绵延之中完成了对时间的克服和超越 。 这是因为 , 我属于时间 , 我顺应时间 , 所以 , 我在时间的每一个属于我的当下成为自然之“无”——绝对而且无限 。 因此 , 乡村美学是当下性的 , 是在此时的此地 。
在道家自然哲学的时空、生死意识的灌注下 , 乡村美学在有限的乡土空间中绵延时间 , 又在无始无终(“方生方死 , 方死方生”)的时间中激活空间 , 将乡居生活展现为一片在时间中超时间 , 在空间中超空间的大化天地 。 庄子说:
死生存亡 , 穷达贫富 , 贤与不肖毁誉 , 饥渴寒暑 , 是事之变 , 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 , 而不知能规乎其始者也 。 故不足以滑和 , 不可入于灵府 。 使之和豫 , 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 是接而生时于心者 。 是之谓才全 。 (《庄子·德充符》)
王羲之《兰亭诗》写道:“大矣造化功 , 万殊莫不均 。 群籁虽参差 , 适我无非新 。 ”王羲之的诗意正是庄子此段借“仲尼曰”所阐述的生死观、时空观的张扬 。 “适我无非新” , 正是“与物为春”之境界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正是庄子生命意识和王羲之诗歌境界实现于乡土人生的诗学结晶 。 这是一个始于“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而归于“欢来苦夕短 , 已复至天旭”的乡土生命境界 。 它是无始无终的 , 既生气活跃、亲切自然 , 又逸然超越、幽妙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