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作者:童达清
第610期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新闻画报 , 光绪十年 (1884)5月8日 , 由英国商人麦查(Ernest Major)创办于上海 , 作为《申报》副刊随《申报》附送 , 每月三期 , 每期刊图八幅 。 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停刊 , 《点石斋画报》共出44部526册 , 计有4208幅绘画作品 。
《点石斋画报》是晚清社会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 它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绘画作品 , 报道了大量的时事和社会新闻内容 , 展示了清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其绘画者先后有吴友如、张志瀛、周权香、顾月洲、周慕乔等20余人 , 他们将西洋绘画中的透视、解剖、注重形象写实等技法吸收融合到绘画中 , 中西合璧 , 生动逼真 , 印刷精美 , 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海派”画风 , 一时风靡全国 , 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 。
在《点石斋画报》中的四千余幅作品中 , 有关宣城的绘画亦有数十幅 , 其画虽未必都是实写 , 但通过其图文 , 对我们了解晚清宣城的社会状况 , 仍具有一定的作用 。 本文从中遴选数幅 , 并对相关时事加以简单的说明 , 以见一斑 , 以引起同好者的研究兴趣 。
一、官署被劫
宣城|《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文章图片

安徽宁国府属旌德县 , 于前月上旬有盗二十余人 , 明火持械入署肆劫 , 门役更夫以及内眷当之辄受重伤 , 县令为熊君祖诒 , 当即禀明上宪 , 行文各县一体严拿 。 即数日内前后获到十八名 , 一经研讯 , 立正典刑 。 惟熊令以名进士、现宰官身 , 忠厚宅心 , 洁清励行 , 及遭横祸 , 真事之不可解者已 。 (1884年8月6日《点石斋画报》甲集)
(咸同兵燹后 , 宁国府各县移民甚多 , 移民多加入哥老会 , 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 光绪十年五月 , 湖北移民高一峰即高晓堂纠结朱新云、俞老五、华云植、孔秀风、朱荣情等 , 冲入旌德县衙 , 打伤知县熊祖贻 , 洗劫县库 。 其后从犯相继在宣城孙家埠等地被缉拿 , 惟主犯高一峰始终未获 。 若细究此案 , 个中颇有传奇性和戏剧性 ,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研究 。 )
二、杀狐取祸
宣城|《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
文章图片

《聊斋》为说狐说鬼之祖 , 读者靡不心醉而爱之不忍释手 , 顾同一爱也 , 要有雅俗之殊焉 , 俗者爱其风情 , 雅者爱其笔致 , 修辞命意 , 寄托遥深 , 后有作者弗可及也已 。 说凡四百余则 , 情事无一从同 , 而大旨恩怨分明 , 可以一言蔽之 。
近有王某 , 泾县人 , 业杂货 , 设铺于宁国府属之某镇 , 一日自外归 , 见铺后暗陬潜伏一物 , 尾修修而毛茸茸 , 知为狐也 , 击以棍 , 首碎而毙 。 从此家无一日安 , 颠倒作恶 , 毁物无数 , 乃谋迁避会馆中 , 晚忽无故火起 , 尽付一炬 , 嗣经里老劝备香烛 , 鼓乐舁送南门城楼上仙姑堂 , 就隙地瘗之 , 始得安 。
【宣城|《点石斋画报》中的宣城风俗画(上)】窃谓贪生怕死 , 物与人同 , 其来就我也 , 盖有所为也 , 无迕于我而我杀之 , 则其为厉也亦宜 , 君子仁民而爱物 , 好杀者可引为戒矣 。 (《点石斋画报》乙集)
(此事亦见本年10月10日《申报》第4177号《姑妄言之》一文 , 可知文中之“某镇” , 乃宣城县之水阳镇 。 狐仙作祟 , 虽事涉荒诞 , 类同“聊斋” , 但作者之用意 , 乃在劝人“仁民而爱物” , 引人向善 , 倒也不无积极意义 。 另可注意者 , 晚清时泾县商人活跃 , 水阳镇设有泾县会馆 , 可见该镇的泾县商人之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