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许倬云的“十日谈” 纸上的学问 生命的学问

瘟疫|许倬云的“十日谈” 纸上的学问 生命的学问
文章图片

瘟疫|许倬云的“十日谈” 纸上的学问 生命的学问
文章图片

瘟疫|许倬云的“十日谈” 纸上的学问 生命的学问
文章图片

◎冯俊文
《许倬云十日谈》近日出版了 。
2020年7月10日 , 许先生90岁生日 。 《许倬云说美国》(以下简称“说美国”)当天上市 , “十三邀”的第二次线上采访《寻得自己的世界|许倬云答十三邀观众》同期播出 。 彼时 , 新冠肺炎病毒在中国“骤雨初歇” , 而美国、欧洲势已燎原 。 人心慌乱 , 世局动荡 , 国际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 , 受到极大影响 。
后之视今 , 犹今之视昔
大规模的瘟疫 , 往往也预示着社会大变革的开始 , 比如伤寒肆虐的汉末至三国时期 , 黑死病、鼠疫蔓延的中世纪欧洲 。 混乱的变局当下 , 个体生命该如何安顿?人类世界将走向何方?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 而我个人 , 过年前后也被封闭在湖北老家 , 两个多月 , 亲见疫情暴发以来的种种不幸 。 彻夜难眠时读到梁任公的联句 , 悲从中来:“春已堪怜 , 更能消几番风雨;树犹如此 , 最可惜一片江山 。 ”所幸母亲在身旁 , 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 未料两年后的这个春天 , 国内疫情又大规模暴发 。
7月12日左右 , 许先生说他想做十次线上授课 , 有关瘟疫、战争、全球化、大国博弈、科技与人文 , 以及我们未来的“理想国” 。 中世纪佛罗伦萨鼠疫大流行期间 ,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创作了《十日谈》 , 许先生说我们也用这个名字吧 。 先是在高山书院以zoom远程授课的方式 , 讲了两个多月 , 有数十位学者、科学家、企业家参与讨论;后来整理成书 , 就是这本《许倬云十日谈》(以下简称“十日谈”) 。 因其为讲稿 , 这本书的语言较以往更为“鲜活”“在场” 。 当然 , 限于时间和条件 , 很多问题也点到为止 , 未及展开论述 。
其实 , 当时许先生也在承受着病痛 , 常常需要大剂量服用止疼药 。 记得有次课程结束时 , 他说:“接下来我要做个手术 , 如果顺利的话我们继续 。 否则 , 今天就是我与大家的告别 。 ”此情此景 , 令我想起“总论”中的“夫子自道”:“只有不息的自强 , 才是真正的健康和健全 。 ”
去年底我到匹兹堡时 , 他的身体已经相对稳定 , 生活和作息复归常态 。 谈起学问以及我们正在进行的《万古江河》“续编” , 许先生眼神清澈穿透 , 非常专注而高效 , “不知老之将至” 。 以致师母常说:“他是九十岁的身体 , 四十岁的心 。 ”
薄伽丘在书中说:那场瘟疫“先在东方地区开始 , 夺去了无数生灵性命 , 然后毫不停留 , 以燎原之势向西方继续蔓延” , “瘟疫流行 , 哀鸿遍野” 。 面对瘟疫 , 有的人节制生活 , “凡事适可而止”;有的人则“肆无忌惮地纵酒狂饮” , 为所欲为(王永年译本《十日谈》“第一天”) 。 后之视今 , 犹今之视昔 。 在开篇序言 , 薄伽丘呼吁“给苦恼的人以同情” , 予悲痛的人以安慰 。 我想 , 这也是许先生讲述这个系列课程的初衷 。
纸上的学问 , 与生命的学问
除了正在发生的瘟疫 , 这本书还有更大的时空背景——近年来迅速败坏的美国民主政治 , 以及持续数年的中美“贸易战” 。 特朗普当选总统时 , 正值《中国文化的精神》截稿 , 在“后言”中许先生说:“美国两百多年的民主制度 , 强调人权、个人自由及种族平等 。 大家向来相信 , 这一代议政治即使不是完美的体制 , 较之帝制和独裁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而安全的政治制度……这次选举中的民粹主义非常显著 , 选民只顾一己私利 , 公平、正义等更为宏大的价值 , 已经不在他们的关怀之内 。 这些毛病之所以产生 , 根源乃是西方文明长期建立在个人主义和物质利益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