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肩|浅谈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织金凤纹云肩通袖襕夹袄( 三 )


《后汉书·舆服志下》有:“衣裳玉佩备章采 , 乘舆刺绣 , 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 , 陈留襄邑献之云 。 ”魏晋时期已有“织成靴袜”“织成合欢裤”“晋织成流苏武帐”“织成褥”等各种具体形制的织成服饰用品 。 《资治通鉴》中唐中宗景龙二年记载安乐公主“有织成裙 , 值钱一亿” , 可见织成料之贵重并非常人可享 。 宋《太平御览·布帛部》中已将“织成”面料另立一类 。 从考古发现的金、元、明代图像及纺织实物资料来看 , 织成料最明显的特征在于面料装饰纹样的造型及设计布局上 , 已有学者大致将其分为云肩型织成、团窠型织成、胸背型织成、橫襕型织成四大类:
云肩型织成的装饰纹样是将四个如意云头上下左右相向连接组合 , 以颈部为中心围绕装饰在服饰前胸、后背及肩袖部位 , 形成以四合如意为骨架的装饰区域;
团窠型织成的装饰纹样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型 , 团窠数量根据服饰等级及实际需求不等 , 有二团、四团、八团、十二团等组配;
胸背型织成的装饰纹样轮廓为方形 , 且前胸及背部仅装饰一方;
橫襕型织成的装饰纹样为长条形 , 应用于上衣两肩部位的称“肩襕” , 用于两袖的称“袖襕” , 从肩部颈侧延展至接袖的称“通袖襕” , 若为袍服或裙 , 膝盖处装饰的长条状纹饰称“膝襕” , 用于衣裙底摆处的称“底襕” 。
云肩纹样与通袖襕同时使用时又称为“云肩襕袖式” , 这种装饰手法最早应来源于中亚地区 。 国内橫襕装饰的服饰实物样本最早见于黑龙江阿城区金齐国王墓出土酱地金锦襕绵袍 , 两袖通肩和膝部饰伊斯兰库法字体织金橫襕图案(图一三)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刘贯道绘《元世祖出猎图》、仇英绘《临萧照中兴瑞应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元代缂丝《大威德金刚曼陀罗》(图一四)等作品中的贵族形象均穿着织成料制作的长袍 , 可见织金云肩、通袖、膝襕纹样的织成装饰在元代贵族服饰中已十分普遍 , 且应用的形式多样 , 可单独使用织金云肩 , 也可配袖襕和膝襕 。 《元典章·卷五十八》记载:“至元十年某月某日 , 袁州路申奉到江西行省创付坐到机张综线合用丝线料例 。 仰更为照勘如无重冒依例收支造成施行 , 熟机每张用泛子一十二片 , 每片用熟线一两七钱五分 , ……云肩栏袖机一张用熟线七觔三两二钱 。 ”其中的“云肩栏袖机”应该就是专门织造云肩、袖襕、膝襕等织成面料的织机 , 这些织机织造需要用到“熟线”“泛子”等料例 。
云肩|浅谈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织金凤纹云肩通袖襕夹袄
本文图片

明代饰四合云肩纹样的服饰实物最早见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山东鲁荒王朱檀墓出土的妆金柿蒂窠盘龙纹肩通袖龙襕缎辫线袍(图一五) 。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表现了明中期宫廷女性们过元宵节时的欢乐场景 , 画中大部分女性都穿着饰有织金云肩、通袖襕纹样的短上衣 , 下配褶裙(图一六) 。 正德至嘉靖年间夏儒夫妇墓(图一七)、万历十年(1582年)江西益宣王妃孙氏墓亦出土多件饰有云肩袖襕纹饰的袍、衣 。 明定陵出土丝织品中有55匹为织成料 , 其中53匹为织成龙袍 , 云肩通袖龙襕袍织成料共计7匹 。 与墓葬出土服饰色彩尽褪的情况不同 , 传世织物的色彩较好的保存下来 。 孔府旧藏服饰中有大半数量成衣使用织成料裁制 , 已公开的服饰中织云肩通袖襕、膝襕的有长袍类和短上衣类 , 这些服饰多为衍圣公夫妇的赐服、吉服 , 材质有妆花纱、罗、绉、缎等 。
云肩|浅谈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织金凤纹云肩通袖襕夹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