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王小波(1952.05.13 - 1997.04.11)
“哈里路亚!我仍活着 。 工作 , 散步 , 向坏人致敬 , 微笑和不朽 。 为生存而生存 , 为看云而看云 , 厚着脸皮占地球的一部分......[1]”(痖弦 , 《深渊》)
“有很多的人在从少年踏入成人的时候差了一步 , 于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和他们永别了 , 真是可惜 。 在所有的好书中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 , 在人步入卑贱的时候就永远看不懂 , 永远误解了 , 真是可惜 。 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 , 谁一旦对它屈服 , 就永远沉沦了 , 真是可惜 。 [2]”(王小波 , 1978年给李银河的书信)
引言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3]”
知道的人一点就透 , 不懂的人多说无益:鲜少坦承自己文学师承的王小波 , 曾在一篇叫《我的师承》的文章中 , 嘲讽了一位籍贯地可能在东三省的译者对普希金诗作《青铜骑士》的翻译 。 王小波无意褒贬作为艺术的二人转 , 更不针对热情而伟大的东北人民 。 他只是觉得 , 这句译诗多少带有二人转的调子 , 放在普希金这篇诗作所要抒发的情感中 , 比起他心中更为精纯优美的查良铮的译文 , 未见得合适 。 而查先生的译文是这样的:
“我爱你 , 彼得兴建的大城 ,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4]”
是2012年吧 , 大约在春季 , 彼时还在念大学二年级的笔者 , 在北方一所波光闪闪的高校中 , 实在搞不清查先生译作到底高在何处 , 因此就不可能明白王小波自言的“师承”究竟“承”在哪里 。 十年后的今天 , 老实讲 , 我还是没有完全了然 。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 , 好像多少又能体会出些许滋味 。 直到为了写这篇文章而在近日重读小波的中篇合集《青铜时代》 , 才更深体会到这个“王二”创造者毕生致力于追求的文字境界 。 正如他曾推崇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备忘录》中提出的文学的种种技巧 , 如轻逸、迅速、易见、确切、繁复[5]......王小波自四十岁才正式启程的文学之旅 , 也在竭尽全力去触摸他所追逐的某种永恒 。 在王小波逝世25周年的今天 , 重新对话这位“IT男”或“理工男”的创作 , 在那些睿智与幽默外 , 也想看到某些更为深层也更为内在的东西 。 它们本就闪耀 , 只是在走向流量化、庸俗化、动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时代进程中变得暗淡 , 为那些流淌在互联网上出自《爱你就像爱生命》中的情话所遮掩 。 但我仍坚信 , 王小波的意义远不止于这个层次 。 看似玩世不恭的他 , 歪着脑袋 , 火云邪神的气质 , 一口“懒得张嘴”的北京话 , 却可能比很多人甚至某个含混暧昧的时代要更为清醒 。
主流与边缘性
王小波对色彩很敏感 。 青铜、黄金、白银、黑铁 , 构成了他的“时代四部曲” 。 考虑到“黑铁时代”所收录的内容含有未竟稿以及生前未发表作品 , 至少在前三个时代中 , 一种尖锐且稳定的生存视角贯穿于其间 。 在王小波的眼中 , 人的全部生活秩序包含有两个群体 , 一个靠近主流 , 一个则处在主流圈的边缘甚至外围 。 就像他借由《寻找无双》中王安老爹之口所讲——“创始之初 , 世间就有两种人存在 。 一种人是我们 , 另一种是奸党 。 [6]”这也是他本人一贯的看法 , 所谓“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总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7]”即是该种见解的郑重宣言 。 而王小波笔下的主人公 , 无论男女 , 大多处在后一个边缘化的群体中 。 他们不喜千篇一律的生活 , 灰头土脸却又古怪精灵 , 并且习惯了抱团取暖 , 在已被边缘化的生活中继续没羞没臊地过着不受“领导上[8]”待见的边缘人生活 。 崔卫平把王小波笔下的这些人物视为一种“新人” 。 “就是这种自我引导、自己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新人’ , 尽管每个人都处于体制的边缘 , 在体制中靠边站或者已经从体制中被剔除了出来 。 [9]”
- 拜李凌|京剧表演艺术家赵慧秋在津逝世
- |毕加索逝世50周年 西班牙、法国将联手纪念
-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简单一问为何如此意蕴悠长|勃拉姆斯逝世125周年
- 数字化|南山图书馆25周年展览开幕,三种“开放”诠释“OPEN YEAR”
- 陈正薇|梅兰芳亲传弟子陈正薇逝世,数十年执教南京桃李芬芳
- 京剧|梅兰芳弟子陈正薇逝世,享年89岁
- |梅兰芳弟子陈正薇逝世,享年89岁
- 海子|文学|海子和一个南方打工仔
- 李伯祥|著名相声作家王鸣禄逝世
- 梁器奇|缅怀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梁器奇先生逝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