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一生愿作诗歌的义工( 二 )


前后只学了三四个月 , 通过高考 , 谢冕如愿走进北京大学 。
由爱好者到研究者
从蔡元培到马寅初 , 北京大学有着一长串闪光的名字 。 谢冕为能置身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而庆幸 。 北大带给谢冕更多的是民族忧患的心理遗传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
在北大中文系 , 谢冕参加了北大诗社 , 后来编《红楼》 , 担任诗歌组组长 。 大三时 , 他和同学孙绍振等一起写作《中国新诗发展概况》 , 这是谢冕从鲁莽幼稚的诗歌爱好者转变成一个研究者的重要转折 。
“在这之前 , 不仅我自己对新诗的认识是局部的、碎片化的 , 学术界也没有一部新诗的历史 。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 从整体上进行一次梳理 。 ”
“它已经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 , 它是我的信仰 。 ”真正属于谢冕的青春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 。 尽管这时他已人到中年 , 还是真切地感到了头顶那一轮崭新太阳的明亮 。
1980年5月7日 , 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在新的崛起面前》 , 在诗歌界引起很大反响 。 他说 , 自己看了年轻人的诗歌 , 满心欢喜 , 知道这是诗歌的希望 。
朦胧诗从地下发展到地上 , 很多人认为是古怪诗 。 谢冕也是不赞成诗不能让人读懂 , 但他主张应当允许有一部分诗让人看不太懂 。 世界是多样的 , 艺术世界更是复杂的 。 即使是不好的艺术 , 也应当允许探索 。 风潮过去后 , 大家都认为朦胧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诗歌的发展 , 改变了原有的诗歌格局 。
一直以来 , 谢冕都认为 , 文学的爱好与写作是多元的 , 应尊重各种写作、各种流派、各种主义 , 只要是对文学做出了贡献的 , 都应尊重 , 不能固守一隅 。 文学工作者应尊重作家和诗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情 , 选择写作方式 。 “我尊重每一个作家的自由创作 , 不因为我个人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影响判断 。 我主张宽容 。 ”谢冕说 。
谢冕曾经走在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界的前沿 。 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发表于1978年7月《北京文艺》 , 他在第10期就写了评论《迟到的第一名》 。 但是 , 他在新诗理论研究上的光芒遮蔽了其他 。
|谢冕:一生愿作诗歌的义工
本文图片

1980年的谢冕
|谢冕:一生愿作诗歌的义工
本文图片

徐敬亚、谢冕、孙绍振(左起)
与时代变革同步的诗歌
1980年4月26日 , 谢冕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和同道们对一份未来刊物最初的想法:“车上 , 研究了《诗歌界》(暂定名) , 或叫《诗歌研究》的编委人选 。 高洪波参加了议论 。 ”
这份刊物后来定名为“诗探索” 。 事情起因于1980年春在南宁会议上发生的一场关于新诗潮的激烈论争 。 大家围绕着对当时出现的朦胧诗的评价而展开 。 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产生了尖锐的交锋 , 这些交锋唤起了人们对诗歌理论研究与建设的警觉与关注 。 之后 , 诗评家们带着对于即将到来的诗歌高潮的预期 , 兴奋地走上了广西民间歌会更为广阔的诗歌现场 。 从南宁一路行走到桂林 , 看的是新时代早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 谈的是关于复兴与重建中国诗歌的愿望与念想 。
1980年底 , 《诗探索》创刊号出版 , 谢冕担任主编 。 《诗探索》和朦胧诗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新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报春燕 , 为那个梦想和激情的年代作证 , 为中国新诗的再生和崛起作证 。 作为中国新诗理论研究刊物 , 《诗探索》对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许多重要诗人进行了有计划的回顾和研究 , 前瞻性和问题意识贯穿始终 。 四十余年来诗坛所有的思潮和现象 , 《诗探索》见证并发声 , 有见识、有立场、有争论 , 又能始终如一地团结在一起 , 这背后是主编谢冕和同道诗人们对诗歌挚诚的热爱 , 是学术至上的包容之心 , 是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