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旁证以上所说四种证据 , 史事、文字、文体、思想 , 皆可叫做内证 。 因这四种都是从本书里寻出来的 。还有一些证据 , 是从别书里寻出的 , 故名为旁证 。 旁证的重要 , 有时竟与内证等 。
整理哲学史料的3种方法
哲学史料既经审定 , 还须整理 。 无论古今哲学史料 , 都有须整理之处 。 但古代哲学书籍 , 更不能不加整理的工夫 。今说整理史料的方法 , 约有三端:
(一)校勘
古书经了多少次传写 , 遭了多少兵火虫鱼之劫 , 往往有脱误、损坏种种缺点 。 校勘之学 , 便是补救这些缺点的方法 。 这种学问 , 从古以来 , 多有人研究 , 但总不如清朝王念孙、王引之、卢文弨、孙星衍、顾广圻、俞樾、孙诒让诸人的完密谨严 , 合科学的方法 。 大抵校书有三种根据:(一)是旧刊精校的古本 。 (二)是他书或类书所授引 。 (三)是本书通用的义例 。
(二)训诂
古书年代已久远 , 书中的字义 , 古今不同 。 三百年来 , 周、秦、两汉的古书所以可读 , 不单靠校勘的精细 , 还靠训诂的谨严 。
今述训诂学的大要 , 约有三端:
(一)根据古义或用古代的字典(如《尔雅》《说文》《广雅》之类) , 或用古代笺注(如《诗》的毛、郑 , 如《淮南子》的许高)作根据 , 或用古书中相同的字句作印证 。
(二)根据文字假借、声类通转的道理 。 古字通用 , 全由声音 。 但古今声韵有异 , 若不懂音韵变迁的道理 , 便不能领会古字的意义 。
(三)根据文法的研究 。 古人讲书最不讲究文法上的构造 , 往往把助字、介字、连字、状字等都解作名字代字等等的实字 。 清朝训诂学家最讲究文法的 , 是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两人 。
以上所述三种根据 , 乃是训诂学的根本方法 。
(三)贯通
上文说整理哲学史料之法 , 已说两种 。校勘是书的本子上的整理 , 训诂是书的字义上的整理 。 没有校勘 , 我们定读误书;没有训诂 , 我们便不能懂得书的真意义 。
这两层虽极重要 , 但是作哲学史还须有第三层整理的方法 。
这第三层 , 可叫做“贯通” 。 贯通便是把每一部书的内容要旨融会贯串 , 寻出一个脉络条理 , 演成一家有头绪有条理的学说 。 宋儒注重贯通 , 汉学家注重校勘训诂 。 但是宋儒不明校勘训诂之学(朱子稍知之而不甚精) , 故流于空疏 , 流于臆说 。 清代的汉学家 , 最精校勘训诂 , 但多不肯做贯通的工夫 , 故流于支离碎琐 。
整理哲学史料的第三步 , 必须于校勘训诂之外 , 还要有比较参考的哲学资料 。 我做这部哲学史的最大奢望 , 在于把各家的哲学融会贯通 , 要使他们各成有头绪条理的学说 。 我所用的比较参证资料 , 便是西洋的哲学 。 但是我虽用西洋哲学作参考资料 , 并不以为中国古代也有某种学说 , 便可以自夸自喜 。 我们若想贯通整理中国哲学史的史料 , 不可不借用别系的哲学 , 作一种解释演述的工具 。此外别无他种穿凿附会、发扬国光、自己夸耀的心 。
我理想中的《中国哲学史》
我的理想中 , 以为要做一部可靠的中国哲学史 , 必须要用这几条方法 。
第一步须搜集史料 。 第二步须审定史料的真假 。 第三步须把一切不可信的史料全行除去不用 。 第四步须把可靠的史料仔细整理一番:先把本子校勘完好 , 次把字句解释明白 , 最后又把各家的书贯串领会 , 使一家一家的学说 , 都成有条理有统系的哲学 。 做到这个地位 , 方才做到“述学”两个字 。
- |钓鱼时如何提高窝料的诱鱼范围?4个方法能大幅加强窝料诱鱼范围
- 职场新人|职场小白如何顺利度过试用期?
- 博物馆|玉挂件玉吊坠的历史发展、如何选择玉挂件、玉器挂件精品欣赏,看这一篇就够了
- 全职太太|全职太太如何维护好婚姻?这两招,你用了,关系就稳了
- 职业教育|对于冷门专业的学生,该如何考取事业单位的工作?这几个方式很好
- 信息|“在不确定的风浪里,如何找回内心的秩序?”
- 招聘|实用干货!20条HR常用的招聘问题!
- 教师|想上岸入编找到理想工作,该如何选择单位?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 |行走职场,如何与一把手进行较量,需要从4个方面下手
- 理由|如何成为一个自律到极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