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花泥也可以插花,两代非遗传承人重现李渔笔下的东方撒艺( 四 )


随着插花被纳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 ,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插花的行列 。 胡晓娃也被聘为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和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传统插花课程讲师 。 “以前学生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退休老人 , 他们想将插花作为爱好 , 现在插花艺术慢慢普及到了各级别的大中专及职业院校 。 ”
在广府庙会等展示窗口 , 人们也可以观赏到传统插花作品 。 从烟墩路幼儿园、培正小学、培正中学到越秀区文化馆、少年宫 , 胡晓娃将传统插花和撒技法向不同年龄层推广 , 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 , 传统插花是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
张超也在北京成立了女子花艺学堂 , 准备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及北京的多个区域开设分馆 , 进一步推广至全国 。 “撒”是很高端 , 难学且课程费用高 , 为了进一步推广普及 , 张超推出“梅兰竹菊”传统插花课程 , 用4课16讲归纳过年、寿宴、茶席、礼佛的古今插花理念 , 应用到当下的生活 。
|不用花泥也可以插花,两代非遗传承人重现李渔笔下的东方撒艺
本文图片

张超插花作品 。
“到了过年 , 我们希望明年顺顺利利的 , 可以用10种花材做一个插花 , 在广州就会用到桃花 , 或者买一盆葱、生菜 。 最近我在翻阅资料的时候 , 忽然发现岭南还会用牡丹来插花 , 我觉得特别新奇 , 因为广东比较热 , 是不生长牡丹的 。 这些有趣的例子都需要我们去挖掘 。 ”张超说 。
“每周六、日可以带孩子来学亲子课程 , 了解二十四节气用什么花 。 学一个月、一年、十年的人 , 都可以在这里交流 。 ”张超认为 , 传统技艺的传承要和商业接轨 , 拓宽和百姓接触的渠道 , 不能局限在小圈子里 。
“插花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 , 不能急功近利 , 心静下来才能更好地研究它 。 ”张超说 , 只有一代代的传递 , 才能把这个领域做得更好 。
知多D
传统插花
传统插花是以花枝为材料的一种生活艺术 。 据考证 , 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 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崇尚自然简约之美 , 善于用线条造型和不对称构图营造诗情画意的境界 , 充分表现出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 从隋唐开始 ,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传入日本 , 深刻影响了日本花道的发展 。 传统插花分为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四种主要类型 , 其构思、构图、选材、修剪、固定、调整、陈设等环节均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 。
|不用花泥也可以插花,两代非遗传承人重现李渔笔下的东方撒艺
本文图片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王美苏 实习生 李旭馗 陈舞泓
【|不用花泥也可以插花,两代非遗传承人重现李渔笔下的东方撒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