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 , 自然促使鼹鼠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感受 , 并且通过这片土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 , 与此同时自然也变得拟人化 , 承载了鼹鼠的个人情感 , 并在他抒发情感的同时被他的主观视觉所重塑 。 自然成为可以被个体塑造和体会的空间 , 而书中的动物也可以在此之上为他们的经历和冒险创造更充足的体会空间 。 就如批评家贾克林·罗斯(Jacqueline Rose)在《彼得潘的故事和儿童文学的不可能性》一书中写道:“儿童小说中的虚构让童年这一概念一直存在 。 同样的 , 从罗素到阿兰·加纳 , 描述童年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总是存在文学中” 。 她论述到 , 童年这一概念让儿童承载了人们对于童年时纯真特性的向往 , 以及通过非理性化和非语言化的直觉与自然交换期望 。 儿童们从大地和天空中读取只属于他们的奥秘 。
从作家动机的角度来说 , 格雷厄姆创造一个欢快美好和具有个体性的自然乌托邦也可能是他逃离充满压迫的现实世界的方式 。 在格雷厄姆生活的时期 , 对于现代生活以及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憎恶在英国已经成为写作的一个核心主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 英国作家理查德·杰弗里斯(Richard Jefferies)的自然主题写作获得了一批非常热情的观众 , 而格雷厄姆也是拥有这样一批观众的作者之一 。
此外 , 学者亨弗利·卡朋特(Humphrey Carpenter)在他的著作《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研究》一书中也提到格雷厄姆有过一段难以忍受的不幸福的婚姻 , 而这段婚姻压迫他到一定程度以至“他想要通过重新回到童年而实现逃离当下的可能” 。
在以上两个对于格雷厄姆日常生活的解读中 , 我们可以看到亲近自然的童年世界和充满压迫的成年世界成为二元对立的两个概念 , 对比之下童年成为了更理想的“黄金时代” 。 贾克林·罗斯对以上概念有所解释:“因此 , 儿童的形象 , 是很纯真并可以让我们重获纯真的 。 ”这也许正是格雷厄姆选择自然世界作为他所创作的“仙境”的场景 , 因为这样一个没有被工业环境污染 , 脱离了成人世界纠葛 , 又完全接受自然的纯粹之美的地方也让我们重新获得一些已经失去了的东西 。
文章图片
《柳林风声》插图 。
用动物的视角 ,
寻求一种更自然的生活
格雷厄姆选择动物作为作品中的主角 , 也在某种意义上印证了他是在通过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可以让他逃离显性世界去满足自己生活在纯粹、快乐的环境下的愿望 , 甚至是想带入动物们的视角去寻求一种更本质、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 学者玛格丽特·布兰特(Margaret Blount)曾如此解释这一现象:“现在存在着一种对人类充满厌恶或者是批判的态度 , 并且认为更加真挚/和谐的动物应该主导地球……那些将人类弃之的动物奇幻作品总是有这样美好的特质 , 而人类的介入会削弱这一切 。 ”
格雷厄姆自己也说:“我们作为他者 , 早已丢失了自己更细腻的身体感知能力 , 甚至没有动物那种可以和周围环境交互的能力 , 无论是生存还是其他任何事情 。 比如嗅觉 , 它对于动物来说 , 代表着鼻腔中一系列敏感的感官刺激——召唤 , 警示 , 吸引 , 排斥 。 ”
同时 , 作为一个理想世界 , 书中自然仙境的存在也对现实生活中的读者产生一定的警示性甚至教育性 。 在书中的自然里 , 个体被鼓励 , 甚至这种鼓励推动动物去历险和探索 , 尊重自然和一切比自我更宏大和更重要的事情 。
- |花儿为什么这么美
- 子思|子思:为什么“谎言帝国”无法自己回头?
- 翡翠|没有经过修饰的翡翠,价格反而更高,这是为什么呢?
- 狐狸精|为什么聊斋志异里的狐狸精,总喜欢一贫如洗屡试不中的书生?
- 大学|为什么到一家公司,干两三年有一种想辞职的感觉?这是主要原因!
- 求职|为什么考公务员的人那么多,公务员的待遇如何?
- 摸金校尉|为什么盗墓贼都活不久?难道真的有报应吗?其实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 |春天来了,一定要游正定!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 比亚迪|工厂发万元奖金,还安排相亲,年轻人为什么还“提桶跑路”?
- 烘焙|职业拳击选手的身体素质为什么这么好呢?背后的付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