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二 )


世人是刚强的,世人只知刚强之利 , 不知刚强之害 。世人渴望长大 , 长大乃壮 , 壮则刚强有力,可以胜人 。老子宣说刚强之害,婴儿是最好的比喻 。一句“含德之厚”,把婴儿的内在生命力呼唤出来 。对世人来说,肉体不能恢复婴儿状态 , 心灵是可以恢复婴儿状态的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世人恰恰忘记了这一点 。世人如果能够天天面对婴儿,一定快乐无比,婴儿的厚德会传导到成人的心灵深处 。家中有婴儿就充满活力,大人就会忘记身心之累 。成人从内心喜欢婴儿,这是习以为常的,其实其中有深刻的心理学原理 。这就是因为婴儿“含德之厚”,能够激活衰老的心灵 。
长大虽好,但心灵随之枯萎了 。婴儿正好能够修复成人枯萎的心灵 。严遵《老子指归》说:“道德虚无,神明寂泊,清浊深微,太和滑淖”(滑淖:流动性极好的液体) 。道德、神明、阴阳、太和都包含在婴儿身内,因为“唯无欲者 , 身为之宅,藏之于心 , 故曰含德 。”婴儿无知无欲,所以含德之厚 , 恢复婴儿之德就是恢复自己无知无欲的本性,这样才能恢复自己宝贵的生命活力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据说老子母亲(道母)怀老子八十年而生老子 , “生而皓首” , 生下来就是一头白发,但一头白发的老子依然如婴儿般柔软 。经文似乎与此一传说有关,“老子”就是白发苍苍的婴儿,其中的密意就是即使身体白发苍苍 , 通过修道依然可以保持婴儿般的柔软身体 。
更重要的,婴儿般的柔软是心法 , 但心法能够影响身法 。印度古代修道士的瑜伽练形术现在风靡全球,华人女性趋之若鹜,瑜伽馆遍布全国,深受热捧 。瑜伽是恢复身体柔软的炼形术,中国古代的《易筋经》也是恢复身体柔软的炼形术,二者在恢复身体柔软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
瑜伽和《易筋经》都是企图修复成人身体的婴儿身,瑜伽特别强调心法的重要性 。但瑜伽和《易筋经》的根本目的不是修炼心法,而是借助心法修炼肉身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老子的“皓首婴儿”的传说所含的密意 , 暗示老子修炼极高,老子的心法修炼不仅实证玄同大定的宇宙真相 , 而且肉体也出现了验相:白发苍苍 , 婴儿般柔软 。这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经文中“比于”的含义 。比于就意味着老子不是真正的婴儿,但通过修道心法,肉体也恢复了婴儿般的柔软 。后世修道者执着婴儿身,反而把心法给忘记了,可见执着之害 。
智常禅师原来在大通禅师这里学法,大通禅师指示:“汝之本性犹如虚空 。”老子第4章指虚空证道,大通禅师也是如此 。大通禅师再说:“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 。无一物可知 , 是名正知 。但见本源清净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大通禅师开示极妙,但知常禅师执着“见性成佛”这一念,一直不能开悟 。最后六祖破了这一念,说:“不见一法存无见 ,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知常顿悟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关于老子的传说和记载并不多,因为这是道家的无名戒律所致 。“道隐无名”(41章)是道家的根本戒律,真正的圣人都是无名的,隐藏的 。佛教说凡夫中有菩萨,菩萨并非都是显示菩萨身,而是会显示凡夫身 。世人不要把凡夫当做凡夫看 , 因为你没有证量,无法看出谁是凡夫,谁是菩萨,因此恭敬每一个凡夫是修道的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