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经文争议 。严遵本的经文是: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帛书本是: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 。(改正假借字后)文意与王弼本没有差别 。《道德经》的文本有少量差别,但文意一致,因为是老子多次所传,每次用字稍有差别,弟子记录也有差别 。这里不必分出优劣,文意是关键 。
第三段经文:
骨弱筋柔而握固 。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
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
这是赤子的内三德:握固(力至)、精至、和至 。此段经文老子再次宣说赤子之厚德 。
经文:骨弱筋柔而握固 。老子观察的很仔细,而且世人同样观察到 。河上公注:“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坚固,以其意心不移也 。”赤子有强大的意志,所以有握固之德相 。意志是人最大的内力,失去意志,即使一个七尺大汉也不如一个婴儿 。
文章插图
王弼注:“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故 。”婴儿的抓握力确实惊人,超出世人的想象,这是柔弱产生的力量 。现在的抓握机械都是硬抓握,而婴儿的是软抓握,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软抓握比硬抓握更有应用价值 。向婴儿学习软抓握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这也算是仿生学 。王弼的注释是“握能周故”,这正是软抓握 。意志力 软抓握,这是婴儿的握固 。
经文: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河上公注:“赤子未知男女之合会,而阴作怒者,由精气多之所致也 。”朘是男婴生殖器,赤子虽然没有成年人的生物学特征,但内在的精气充盈,同样会在男婴生殖器上显示出来 。人有精气神则健康 , 没有精气神则萎靡不振 。婴儿的精气神是最旺盛的 。
文章插图
经文: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嗌是咽喉,婴儿终日嚎哭 , 咽喉也不会沙哑,这也是婴儿的德相 。王弼注:“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嗄也 。”婴儿的哭没有争斗和欲望,咽喉不会沙哑 。
河上公注:“赤子从朝至暮啼哭,声不变易者,和气多之故也 。”哭中有和气(和气是万物本来具有的)就不会沙哑 。“和之至也”是老子的断语 , 值得特别重视 。老子《道德经》一直宣说“不争”、“守柔”,“善利” , 这都是和气 。
文章插图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万物虽然因显形而失去柔性,但内在的和气还是没有失去,就像佛教说人皆具有佛性 。人的佛性是不可能失去的 , 婴儿的和气也是不可能失去的 。老子再次宣说“和文化”,这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也是老子的宇宙模型 。
第四段经文: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
经文:知和曰常 。常是老子对得道的承许 。王弼注:“物以和为常 , 故知和则得常也 。”这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物性论一致 。第16章说“复命曰常”,也是对得道的承许 。老子对常有二个定义,就是“知和曰常”和“复命曰常” 。
文章插图
帛书《道德经》出土后,学人知道《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原来是“恒”,这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 。避讳会损害文意,《道德经》的文意就受到避讳的伤害 。但帛书此处经文的“常”不是避讳 , 而是本来就是常,也就是说,《道德经》中“常”和“恒”是有区别的,不是相同的 。恒是形容词,常是名词 。
- 道德经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析
- 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 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
- 道德经译注最权威的版本 道德经注释最好的版本
-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的意思 你最喜欢道德经的哪一句为什么
- 老子作者据传为李耳又名道德经 老子为什么叫老子呢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语句
-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正版原文
- 道德经作者是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 道德经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吗「道德经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