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六 )


佛教的无常就是从老子的常演化而来 。老子用词十分严谨,恒是时空上的不变,常是本体上的不变 。道可道 , 非恒道是指时空中的道 。知和曰常宣说和是宇宙本体上的,不是时空中的 , 因此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和是宇宙的本性 。常和恒的区别是帛书的贡献之一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经文:知常曰明 。老子在第16章中同样宣说了此句经文 。王弼注:“不皦不昧,不温不凉,此为常也 。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 。”王弼在《老子指略》中对此有更详细的阐述 。“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 。”显温则不能同时显凉,显宫则不能同时显商,显一形则失万形 。不显形是常,显形则不常 。
古琴是五弦琴,宫和商是古代琴声的二种 。温凉宫商都是万物显形的例证 , 万物一旦显形就离道而去 , 因此不再是妙,无法变化了 。常是没有显形,处于万变之中而守不变之道 , 这就是“知子守母”的教理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黄檗希运《传法心要》说:“本心不属见闻觉知,又不离见闻觉知” 。子不离母,母不离子,知子守母 。现不离常,常不离现,知现守常 。常的本意就是不显形,不显形就不离道 。显形是世人的肉眼能够看见 , 不显形则世人的肉眼无法看见 。
知常曰明就是要用玄照之心看见不显形的常,这才是明 。明是老子对人的最高智慧的称呼,佛教中称为妙如来藏,圆觉清净觉相,般若等等 。明的缺失就是无明,无明成为佛教的核心术语 。佛教中无常、无明二个核心术语(的翻译)是《道德经》逼出来的,是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老子思想的无缝对接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道德经》对“明”有三个定义:
“自知者明”(33章)
“见小曰明”(52章)
“知常曰明”(55章)
明是深意识,是内明心,是玄览觉照,是深观(观自在菩萨行深波罗密),相比而言 , 世人只开启了肉眼的浅意识(浅意识与肉眼相连) 。这是圣人与世人的差别 。所以世人所见是差别性,圣人所见是无差别性 。圣人和世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经文:益生曰祥 。此句经文争议很大 。在庄子中,“益生”是违反自然的,也就是“生生之厚”(50章) 。王弼注:“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 。”养生主是顺自然,不是服食各种滋补品 。释德清注:“祥,妖也 。言益生反为生之害也 。”
但细察老子文意,第四段四句都是正面宣说 。而且《道德经》中“益”有正面义,如“无为之有益”(43章),但也有反面义,如“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48章) 。
《道德经》中“祥”没有反面义,第31章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益生曰祥”是对祥的定义,益生就是知和知常,知和知常是最高级的益生 。益生也是前面的“善摄生”,这样比较一致 。
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五十五章精解及译文」

文章插图
经文:心使气曰强 。此句经文同样争议很大,因为受到了上句经文“益生曰祥”的错解,只得把此句经文也作反面义解读 。实际上这句经文从正面义解读更有价值,而且符合《道德经》句型 。《道德经》“曰”是指定义,此句正是对强的一种定义 。
比较下面句型 , 一望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