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恨不高千尺 , 恶竹应须斩万竿”
——公元764年正月 , 准备离开四川的杜甫 , 听闻好友严武 , 再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 , 感觉又有了投奔的对象 , 于是和家人决定再返成都 。
还没抵达草堂 , 老杜就开始为自己所种的四株小松树担心 , 他预设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 , 小松树有限的生存环境 , 恐怕已被竹子们霸占了 , 于是恶狠狠地对着想象中疯狂乱长的竹子 , 一顿好骂 。
杜甫骂竹 , 其原因在这首诗——《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中 , 最后两句道明了原委:三年奔走空皮骨 , 信有人间行路难 。
老杜说的“三年” , 其实是有些夸张的成分 。
从宝应元年六月离开成都草堂 , 到广德二年 , 也就是公元764年二月 , 再返成都 , 杜甫在四川三台、阆中一带 , 实际上飘泊了1年零8个月左右 , “三年奔走空皮骨”说的 , 就是这段时间所受的窝囊气 。
然而 , 几乎在此七年前 , 安禄山就被安庆绪安排人给做掉了;也在一年前 , 唐朝官军连续收复河南、河北 , 杜甫和老妻还“漫卷诗书喜欲狂”过一回儿 , 安史之乱不是说早已正式划上句号了吗?但老杜和自己的一家子人 , 为什么还要在四川浪迹 , 又是谁 , 给了杜甫这番窝囊气受呢?
在上一集内容 , 我们借杜甫那首《题玄武禅师屋壁》的题画诗 , 了解了他所推崇的两位大神:顾恺之和慧远大师 , 这两位大神们所代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家 , 在他们所留下作品和创作理论中 , 鲜有对竹的特殊关照 。
杜甫那首《题玄武禅师屋壁》 , 作于公元762年 , 即唐代宗宝应元年 。
宝应元年四月 , 大唐公司前任两届董事长——唐玄宗和唐肃宗父子相继去世 , 唐代宗即位 。 唐代宗上任后 , 欲启用杜甫的好友严武 , 由高适接替其成都尹的职位 。
这年六月 , 严武奉诏入朝 , 杜甫相送 。 这一送就送出好几百里 , 一直送到绵阳 , 两人哼着“长亭外、古道边”欲罢不能 。
杜甫和严武在绵阳喝着酒 , 唱着“长亭外、古道边”时 , 一个名叫徐知道的家伙却开始在四川造反 , 这不光阻止了严武出川之路 , 也让老杜回不了草堂 , 只能在三台附近流浪 。
徐知道的叛乱虽然和很快被剿灭 , 但整个四川却因此再度陷入兵荒马乱 。 直到又过了两年后 , 公元764年正月 , 严武被再度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 , 杜甫这才起了返回成都 , 投奔这位四川地区、军政一把手的念头 。
“新松恨不高千尺 , 恶竹应须斩万竿“——也就是他这次重返回草堂所作 。
因为那个不懂事的徐知道 , 害得自己一家子四处漂流、狼狈不堪 , 于是将一肚子火都撒在草堂周边的“竹”身上 。
后人常借老杜这两句诗说事 , 一些能“干大事”的人特别爱用 。 他们将“恶竹应须斩万竿”理解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除恶务尽、下手要狠、要稳 , 也算是给自己戾气 , 寻找些理由吧 。 这多少有滥用之嫌 。
【|以诗载画的杜甫和他对竹的态度: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本文图片
插图:《明皇幸蜀图》局部 李昭道(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老杜骂竹 , 其实是发泄自己的窝囊气 , 同时也烘托自己对松的偏好 。 对于松树这种俊秀挺拔 , 四季常青的植物——老杜心中明显很偏袒 , 其实竹也何尝不是如此呢?
若是将老杜这种个人小情绪 , 放置到唐时期 , 整体的文艺界来看 , 重视松、轻视竹 , 的确是一件普遍的文化现象 。
- |他将积墨艺术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了山水画的“浑厚华滋”
- 杨献平|红星书评丨杨献平《中年纪》:流浪者的以身为史
- 非遗|“川西神凿”以刀做笔,以石为纸,让冰冷顽石绽放“非遗”之美!
- 没有个性的人|《没有个性的人》作者穆齐尔:以逗号结束的人生|逝世80周年
- 侠客行|清代一首简练的《侠客行》,足以媲美李白之作,却鲜为人知
- 怀孕|确定怀孕后,职场妈妈在以下8方面要多加注意,安全度过孕期
- 茶具|白茶可以冲泡,也可以煮茶,老茶客说出4点区别,都别有一番风味
- 思维|红星书评丨杨献平《中年纪》:流浪者的以身为史
- 广东省|广东男子钓一条翘嘴鱼,肥得像头“猪”,网友:可以吹一辈子了
- 吴冠中|吴冠中等十八位艺术家版画作品亮相“版画的指向”收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