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晋)王珣 伯远帖(局部) 纸本墨笔 纵25.1厘米 横17.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王珣《伯远帖》与前文《平复帖》为现今仅存的两件晋代名人书法 。 “书圣”王羲之并无真迹传世 。 王氏一门世代擅书 , 仅族侄王珣有此短笺留存 , 风神俊朗 , 潇洒流利 , 行草用笔之精微 , 可谓稀世之珍 。 清高宗乾隆皇帝对此帖也倍加珍视 , 以侧理纸装裱并御笔亲绘木石图以表珍爱 。 侧理纸是魏晋名纸 ,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 “侧理纸万番 , 此南越所献 。 后人言陟理 , 与侧理相乱 。 南人以海苔为纸 , 其理纵横斜侧 , 因以为名 。 ”可见魏晋名纸对当时书法名作的出现确有不少辅助 。
晋唐时期 , 随着家具由低矮的坐具向胡床、胡凳的发展 , 原本的书写方式也配合坐具的变迁而不断更新 。 现藏大英博物馆的东晋《女史箴图》是顾恺之传世画作中样貌最忠实的一本 , 此作虽被认定为唐代摹本 , 但画中仍然忠实记录了东晋时期各类名物图像 。 《女史箴图》是晋人张华以历代贤妃事迹撰文 , 讽刺惠帝时贾后专权 , 并借此教育内廷妇而作的“苦口陈箴、庄言警世”名篇 。 卷尾女史双手执笔于手卷 , 正表现了此时毛笔硬挺适于持卷书写的习惯 。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卷则向我们呈现了不同于顾恺之的北方绘画风格 。 此作虽为宋摹本 , 但仍保持画作原貌 。 北齐画家杨子华是当时著名的人物、车马画家 , 笔下骏马生动传人 , 曾引起观者在夜间产生听闻马声嘶鸣的幻觉,被称“画圣” 。 北齐世祖高湛在位时(公元561—565年)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 , 供职宫廷 , 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 , 成为当时北齐宫廷御用画家 。 他所画人物形象丰满圆润 , 融合胡风的健硕体态 , 有别于顾恺之的“秀滑清丽” , 画风影响唐人 , 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 此作所画为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十一人负责刊定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的情景 。 图中胡床之上可见清晰的辟雍砚 。 《礼制·王制》记载:“大学在郊 , 天子曰辟雍 , 诸侯曰类宫 。 ”辟雍源于早期太学建筑 , 为天子讲学之所 。 东汉蔡邕《明堂丹令论》载:“取其四面环水 , 园如璧 , 后世遂名璧雍 。 ”魏晋南北朝砚中 , 有带足圆盘形最为流行 , 此砚砚池围绕砚堂 , 如辟雍环水 , 故名“辟雍砚” 。 早期多流行三足或四足 , 南北朝则演进为五足到十足不等的珠足砚、辟雍砚 , 到了隋唐时期则发展出圆形多足的辟雍砚 。
文章图片
东晋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三希”中 , 除《伯远帖》外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亦为佳作 。 此帖为王羲之写予“山阴张侯”雪后问安的短札 。 虽为唐人摹本 , 却因使用“影拓”技法而忠实保留了王羲之作品面貌 。 “影拓”原以唐代硬黄纸双勾摹拓而成 , 硬黄纸以白纸经黄檗染潢可驱虫 , 再浸蜡捶打 , 质地透亮而光滑;双勾摹拓则将原本中的字迹细节逐笔精摹 , 形成与原作一致的笔迹 。 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记: “硬黄纸唐人用以书经 , 染以黄檗 , 取其辟蠹 。 今世所有二王真迹或用硬黄纸 , 皆唐人仿书 , 非真迹 。 ”“影拓”除传世王羲之诸多摹本外 , 另有辽宁省博物馆藏《万岁通天帖》(王氏一门书翰帖)为代表 。 此本中 , 除将原作笔墨摹拓廓填外 , 还以乌丝摹除原本缺损虫蚀之处 , 成为研究王氏一门书帖面貌的一手资料 。
- 桃子|用笔在心——说周西省的桃〖文/ 徐岳〗
- 三峡博物馆|(新华全媒+)三峡博物馆举办“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
- |古丽“漫”游记——和田博物馆
- 诗歌|公子道存知不弃——当我们遇到读不懂的诗,该如何赏析(示例)?
- |“溪山翰迹·时间的笔触”——廖国松油画展开展
- 三峡博物馆|新华全媒+丨三峡博物馆举办“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
- 外表|“佛系”水果——释迦果
- 拉美国家|乘“文学之舟”跨海相聚——中国—拉美国家文学论坛在京举行
- |开封市博物馆首个数字藏品发布——“水运仪象台”上线即售罄
- |【初中部】又是一年春好处——兵团二中初中部“语文节”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