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树种的更新换代 , 人们早已把胡杨树忘得一干二净了 。
当地人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苗苗栽到盐碱地里也会碱死!”此话不假 , 胡杨树的消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 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由树木的消失再联想到人的成长 , 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人呀出生在盐碱地就是生错了地方、就是生瞎了命” , 谁说不是呢?只是这出生不可选择罢了 。 在盐碱地上种庄稼 , 种子不少用 , 还很难做到苗全齐旺 , 单单是为了保苗就要付出比其他田地加倍地努力 。 一遍又一遍地播种 , 一遍又一遍地松土 , 这力气不少用 , 而粮食却不多收 , 土里刨食本来就不容易 , 在盐碱地里刨食那是更不容易 。 这人呢?如果要在盐碱地里生存下去 , 那要比其他地方艰难得多 。
但话又说回来 , 论起这盐碱地来也不是一无是处 , 倒是还有很多的用处 。 如碱土能熬制“小盐” , 又能熬制“卤水” , 这个加工也成为村里最原始的手工产业;熬制好的小盐可以替代海盐 , 人和牲畜都能食用;常言说“卤水点豆腐 , 一物降一物” , 这卤水是制作豆腐的重要原料 , 既好用又好吃 , 从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的制作后 , 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熬制“小盐”时产生的结晶体“硝” , 除了能制作炸药外还是传统卤制肉食的重要佐料 , 煮肉时加上它既烂得快又好吃;碱土还可用来泥封土房房顶 , 经过日晒后更耐风刮雨淋 , 西乡邻村黑土地上的人们 , 还套上牛车跑十多里路专门来这里拉碱土封泥房顶呢!
人类具有抵抗自然灾害的顽强能力 , 各种恶劣的环境都能生存 。 因为这里的人们具有中华民族的魂 , 具有奔流不息的黄河的魂 , 有一副永远压不弯、压不折的腰板 , 各种各样的土地都能耕种 , 不管是肥沃的良田 , 还是贫瘠的盐碱地 , 这里的人们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 , 用心地去护理 , 用心地去耕作 , 永不言放弃 。 祖祖辈辈的人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耕作着 , 重复着简单的劳动 , 进行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劳作 , 其结果是生活难以维系 , 辛勤的汗水难以换来吃上饱饭的日子 , 依然过着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 说起来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 就是村中的财主生活也不是很好 , 也是节衣缩食在牙缝中省 , 吃着高粱饼子沾盐水的伙食 , 以便省下钱来继续置买土地 。
村中的李氏家族就这样在这片黄土地上摸爬滚打着 , 一副副硬朗的身板 , 一个个压不弯的脊梁 , 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 顽强的生命力得到了最好地诠释 , 不断地在这里繁衍生息 , 逐渐地兴旺发达起来 , 一代又一代地新老更替着 , 像韭菜一样去了一茬又一茬 , 延续着人类生命的链条 , 谁也没有放弃和中断它 。
看到李氏家族不断兴旺起来 , 一些外姓人也眼热了 , 都说这个村庄风水好人烟旺 。 仅仅是村南的杏树与梨树 , 就招来不少的大闺女来这里扎根 , 成为这里的媳妇 。 人们慢慢地投亲靠友或用联姻的方式迁到这个村庄定居下来 。 先后有周、席、王、闫等姓氏迁居此处 , 虽说李姓起源以“官”为姓 , 唐朝时皇帝赐姓 , 导致李姓的成分多而复杂 , 形成了多个分支 , 仅大李家庄的李姓就有从黄屯(即胡官屯)迁来的 , 有从李家楼迁来的等等 。
村四周的荒野中坟茔逐渐多了起来 。 秋收后及至冬日的夜晚 , 凉风鹤唳 , 鬼火荧荧 , 坟茔间不时闪现着跳动的“鬼火” , 这“鬼火”的颜色有绿色、蓝色、红色 , 飘忽不定的“鬼火”随风起舞 , 反复地跳跃着 , 可望而不可即 。 调皮而大胆的孩子们就赶着“鬼火”追呀追 , 追来追去 , 可又老是追不上 , 更有趣的是你跑多快它就跑多快 , 当你停下来时它反而定在那儿不动了 , 你说气人不气人?其结果是所有的奔跑都是徒劳的 , 在奔跑了一大圈后直累得气喘吁吁 , 铩羽而归 。
- 中西|东西问丨吉祥:唐诗宋词何以助力搭建中西“心灵之桥”?
- 黑陶|山东手造丨齐河黑陶:0.2毫米!薄如鸡蛋壳!蛋壳陶杯藏着“史前黑科技”
- 谷雨|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丨谷雨:居家不寂寞,清茗一盏香
- 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丨最美人间四月天 唯有读书不可负
- 服务|想倾诉又害怕得不到回应怎么办?丨你可以来KY「书信聊愈」试试!
- 张雪根|亚运面孔丨老报纸见证新亚运 杭州集报人张雪根开了场特别“个展”
- |读书丨胡佳清:玉树芳华尽沧桑——李玉芳《芳草婀娜》读评
- |好品山东丨从“秬鬯古酒”到“古贝好酒” 两河文化共同孕育非遗酿造技艺
- 文源|祁阳·海报丨山水美 文源深 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 |清晨阅读丨朱良志:《石涛画语录》中的“蒙养”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