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接地气”的生活之作:面向苦难,生生不息…( 二 )


书中的其他篇目 , 也都是时代冲撞中的大片才情浪花 。 余华在《活着》自序中说:“一些不成功的作家也在描述现实 , 可他们笔下的现实说穿了只是一个环境 , 是固定的、死去的现实 , 他们看不到人是怎样走过来的 , 也看不到怎样走去 。 ”而叶浅韵深翻过往又面向未来 , 写出了生生不息的回肠荡气 。
强烈感性中的形而上氛围
曾有文学博士如此论断:“叶浅韵从来不是一个形而上的思考者 , 她是一个形而下的感受者 。 ”也许文中那些绘声绘色的场景、敏锐鲜活的感觉、真切浓烈的情感给人过于深刻的印象 , 而会对作者“接地气”还试图“接天气”的一面有所忽略 。
实际上 , 《生生之门》一书中的形而上氛围绝不稀薄 。 在自然、人生和时代中 , 沉潜就有体悟 , 深入就会洞透 , 出自强烈感性的发见自有某种奥义相随 。
《生生之木》中树木植物自在自为 , 无所不在地荫蔽人生、启情迪智 , 还不乏神秘主义 , 无论在乡在城 , 它们都深沉绵长地慰藉人的灵魂 , 这标举了沉静安然的价值向度 。 《生生之金》里具有宿命感的金钱既是物质 , 又是对抗贫乏、创造财富的强韧精神 , 金钱诱发人性的卑劣 , 也熔铸人的尊严 , 物质满足和精神完善可能对立也可能统一 。 而《生生之木》和《生生之火》的结尾 , 进一步探入了人生与世界运行轮回的层面 。
“爷爷、奶奶、父亲、外公、外婆 , 还有更多的长辈 , 他们一个个离我而去 , 活着的时候 , 他们用木头归顺生活 , 死去的时候他们的身体被木头归顺 。 ”“人类的文明是从一团火里走来 , 开启他们生机勃勃的日子 , 最后的归宿都要以一场火结束 。 ”两文都以丧葬收束 , 无论棺葬与火葬 , 似乎都让人回到了生命的源头 , 构成了一个轮回 。
身在缓慢历史之中的生民 , 一生的轮回跟一天的晨昏往还、一年的四季循环形成了对应 , 这里已触及到天地、人世的运行之道;一场场周而复始又多少含蕴了螺旋式发展进步的可能 , 且与《生生之金》中“在没有物质的时候 , 要花费大半的精力去寻找它 , 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 。 物质丰沛了 , 又要花费大半的精力去寻找精神 , 皮之尚存 , 毛已衰退”的循环又存在某种联系 。 叶浅韵对探究生存现象背后的抽象理式一直是有自觉意识的 。
附着于感性的知性因素也有穿透力的不足 。 《生生之门》中就计划生育政策写道:“一项新政的施行 , 总是伴随着各种声音 , 有人成为受益者欢天喜地 , 也会有人成为受害者呼天抢地 。 ”“……众口难调的人间呀 , 有哪一双手能抚平所有沟壑 , 有哪一碗水能端平人心公道呢 。 ”
流于情事表层的感叹显出了其个人权利、公权边界等现代意识的短板 。 倒是《生生之土》的结尾:“天就要亮了 。 我和母亲决定在冬天来临之前 , 种一些萝卜 。 一些喂猪 , 一些喂人” , 这种富于象征意味的语句利落深长 , 自带余思 。
【|真正“接地气”的生活之作:面向苦难,生生不息…】“生活大散文”为散文家正名
12万字的《生生之门》只收入了六篇散文 , 每篇的体量相对于传统散文堪称庞大 。 长篇的“大散文”我们又不陌生 , “文化大散文”“历史大散文”曾经流行一时 , 它们的作者多是专业研究者 , 作品以知识、学术材料和专业思考为主体 , 因此又有“学者散文”之名 。 这类作品当然丰富了散文的形态 , 满足了人们认知与审美的双重需求 , 也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从“文学创作”的角度 , 这更多是学者之文而不是作家之文 , 在知识学问上赋予文采 , 重心在“学” , “艺”在其次 , 更多体现的是学者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