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轶群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 初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这两句诗 , 显出对人类旧逝新来、世代更迭、生生不息的力量的自豪 。 叶浅韵的散文集《生生之门》 , 总体也显出这样的意旨:由一个村落凝缩的一个族群 , 面对无边的贫苦、辛劳、灾难 , 总以一种坚忍、强悍、乐观的精神 , 并贯穿一些淡然、麻木乃至愚昧 , 最终把一个个辛酸的岁月留在了汗浸泪染的足迹之后 。 厚土长天 , 夏阳冬雪 , “许多故事从遥远的年代走来 , 恍若隔世 。 清苦 , 忧伤 , 欢乐 , 全都成了与生活抗争的乐趣” 。
方寸乡村的生生不息
本书以抒写女性生育的《生生之门》开卷 , 另五篇为《生生之木》《生生之火》《生生之土》《生生之金》和《生生之水》 。 《左传》云:“天生五材 , 民并用之 。 ”取用这五材的“民”则是叶浅韵家乡四平村的生民 。 作品以金木水火土这宇宙本原五大元素为聚焦点 , 据此归集和挥散四平村的乡土生活 , 在作家主体精神强劲的滤照、涂抹、生发下 , 点面交织地展开底层民众生存环境、状态和心理气质的长卷 。
本文图片
在《生生之门》中 , 作者把人群的繁衍首先看成女性的苦难 。 除了生理上的巨大痛楚 , 更有生育观念的世代折磨 。 五伯母连生八个女儿 , 被邻里就此恶毒咒骂时只能蹲地伤心嚎啕;再生产时仍是女儿 , 丈夫立即愤怒叫喊“快拿粪箕来端了丢出去!”到发现这回是个龙凤胎 , 后面还有个男婴时瞬间变得狂喜温存 。 这些无情粗鄙的言行又是穷困生活和沉重耕作需求劳力等的必然 。 “苦荞粑粑才动边!”出生只是人生各种苦难的起点 。
作品按照历史线索组构女性生育图景:传统社会时期 , 计划生育时期 , 放开二胎时期和允许三胎时期;有男人眼里的生育 , 村妇眼里的生育 , 市民眼里的生育 , 知识女性眼里的生育 , 还有国家角度的生育 。 全文饱含丰富的生活事件和细节 , 一路由阴晦沉重而逐渐泛起亮色 。 文学作品中很少见这样对生育现象的全面观照和沧桑叙写 。
应该重视叶浅韵未被“专业系统知识”规训的身份 。 她在那个中专生百里挑一的时代考上财校 , 毕业即结束了受学校教育的生涯 。 因此《生生之土》写土地这种常见题材 , 尤能显出“教化”外的心灵吸纳生活的广度、精度和情感浸润的深度 , 其“原生”的舒展粗砺、大开大阖、侵肤入骨会被有心读者珍视 。
四平村关于土地的方方面面的人事 , 包括土地对人的滋养与束缚 , 农耕阶段村民的土地信仰 , 商品时代先行者的土地经营 , 大建设中土地功能、价值的嬗变及其对乡村人际关系的冲击 , 新一辈由面朝黄土而面向大海 , 城市生活中又对乡土复杂回望、深情挽留……长文心沉山川 , 视通风雨 , 情味千回百转 。
“我以为日子应该这样洒脱 , 天大地大 , 哪里都是归憩之地 。 有耕有读 , 日出日落 , 无论卧躺在哪里 , 都与阳光、雨露、空气和水 , 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 吃土而生 , 入土而亡 , 万物生长、蓬勃 。 天养精气 , 土养肉身 , 代代相生 , 不息于一粥一饭 。 ”相比之下 , 作为“形散神不散”典范的秦牧名作《土地》 , 其过强的“书斋气”和“宣教气”是不是压过了作者切身牵连不多、沉浸不足的“地气”?
如同福克纳反复描写“一块邮票大的故土”而成“体系” , 叶浅韵对方寸四平村的丰实讲述也自成浩瀚世界 。 除了层层叠叠的故乡生长阅历 , 这是作者处于城市化进程转折点上、对山村与城市都高度熟稔的结果 。 城市生活与乡村记忆、乡土心态的对照和相互触发在当下最是时机 。
- 指尖|致敬劳动者|干就干成精品,活就活出精致!“五朵金花”好样的!
- |【“艺”起抗疫】玉田县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展(二十七)文学篇
- 学人书店|世界读书日将至 走近南京这些“高龄”宝藏书屋
- 代购|恒成华安“职达未来 阳光护航”电商专场直播来了!
- 谷雨|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谷雨”:春风拂槛露华浓|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 阿信|沈苇:僻静的坐标和存在的“让与”——读阿信诗集《裸原》
- |苏东坡诗文“加持”过的名楼
- 灵寿县|石家庄灵寿民警用画笔定格工作“最美瞬间”
- |“汲古铭心——龙门石窟研究院收藏艺术品特展”明日开展
- |石家庄大剧院“云剧场”上演民族吹打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