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胡适:为什么读书?|钱理群:连老师都不读书了,教育怎么能好起来?( 二 )


请你们注意 , 他不说读书以致知 , 却说 , 先致知而后读书 。 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 , 但知识越扩充了 , 读书的能力也越大 , 这便是“为读书而读书”的意义 。
试举《诗经》作一个例子 。 从前的学者把《诗经》看作“美”“刺”的圣书 , 越讲越不通 。 现在的人应该多预备几副好眼镜 , 人类学的眼镜 , 考古学的眼镜 , 文法学的眼镜 , 文学的眼镜 。 眼镜越多越好 , 越精越好 。 例如“野有死麇 , 白茅包之 。 有女怀春 , 吉士诱之” , 我们若知道比较民俗学 , 便可以知道打了野兽送到女子家去求婚 , 是平常的事 。 又如“钟鼓乐之 , 琴瑟友之” , 也不必说什么文王太姒 , 只可看作少年男子在女子的门口或窗下奏乐唱和 , 这也是很平常的事 。
再从文法方面来观察 , 像《诗经》里“之子于归”“黄鸟于飞”“凤凰于飞”的“于”字 , 此外 , 《诗经》里又有几百个的“维”字 , 还有许多“助词”“语词” , 这些都是有作用而无意义的虚字 , 但以前的人却从未注意及此 。 这些字若不明白 , 《诗经》便不能懂 。 再说在《墨子》一书里 , 有点光学、力学 , 又有点经济学 。 但你要懂得光学 , 才能懂得《墨子》所说的光;你要懂得各种知识 , 才能懂得《墨子》里一些最难懂的文句 。
总之 , 读书是为了要读书 , 多读书更可以读书 。
最大的毛病就在怕读书 , 怕读难书 。 越难读的书我们越要征服它们 , 把它们作为我们的奴隶或向导 , 我们才能够打倒难书 , 这才是我们的“读书乐” 。 若是我们有了基本的科学知识 , 那么 , 我们在读书时便能左右逢源 。 我再说一遍 , 读书的目的在于读书 , 要读书越多才可以读书越多 。
思想|?胡适:为什么读书?|钱理群:连老师都不读书了,教育怎么能好起来?
文章图片

03
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 ,
应付环境 , 供给思想材料
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 。
思想可分作五步 。思想的起源是大的疑问 。 吃饭拉屎不用想 , 但逢着三岔路口、十字街头那样的环境 , 就发生困难了 。 走东或走西 , 这样做或是那样做 , 有了困难 , 才有思想 。
第二步要把问题弄清 , 究竟困难在哪一点上 。
第三步才想到如何解决 , 这一步 , 俗话叫做出主意 。 但主意太多 , 都采用也不行 , 必须要挑选 。 但主意太少 , 或者竟全无主意 , 那就更没有办法了 。
第四步就是要选择一个假定的解决方法 。 要想到这一个方法能不能解决 , 若不能 , 那么 , 就换一个;若能 , 就行了 。 这好比开锁 , 这一个钥匙开不开 , 就换一个;假定是可以开的 , 那么 , 问题就解决了 。
第五步就是证实 。 凡是有条理的思想都要经过这五步 , 或是逃不了这五个阶段 。 科学家要解决问题 , 侦探要侦探案件 , 多经过这五步 。
这五步之中 , 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关键 。 问题当前 , 全靠有主意(Ideas) 。 主意从哪儿来呢?从学问经验中来 。 没有智识的人 , 见了问题 , 两眼白瞪瞪 , 抓耳挠腮 , 一个主意都不来 。 学问丰富的人 , 见着困难问题 , 东一个主意 , 西一个主意 , 挤上来 , 涌上来 , 请求你录用 。读书是过去智识学问经验的记录 , 而智识学问经验就是要用在这时候 , 所谓养军千日 , 用在一朝 。 否则 , 学问一些都没有 , 遇到困难就要糊涂起来 。
例如达尔文把生物变迁现象研究了几十年 , 却想不出一个原则去整统他的材料 。 后来无意中看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 说人口是按照几何学级数一倍一倍地增加 , 粮食是按照数学级数增加 , 达尔文研究了这原则 , 忽然触机 , 就把这原则应用到生物学上去 , 创了物竞天择的学说 。 读了经济学的书 , 可以得着一个解决生物学上的困难问题 , 这便是读书的功用 。 古人说:“开卷有益” , 正是此意 。 读书不是单为文凭功名 , 只因为书中可以供给学问知识 , 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 可以帮助我们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