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三 )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 今天我们看《教父》时已经蒙上了一层怀旧的光晕:彼时那场把欲望推向极致的盛宴 , 如今看来居然只是“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古典小菜 。 比剧情更荒谬的 , 只有银幕外的世界 。
把根源思维连根拔起: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他的身上活着一整个西西里
关于《教父》系列的第二种“后见之明” , 来自于身份政治和移民视角 。 又是一个在最近的十年间被重新审视的重要议题 。
《教父》是一部字面意义上的移民电影 。 《教父2》就非常详细地讲述了一代教父维托·柯里昂从意大利孤身赴美并白手起家的过程 。 移民是勤劳勇敢的 , 美国是包容和孕育希望的沃土——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一代移民的励志故事 。 全系列也着重描写了柯里昂家族作为美国社会的少数族裔 , 是如何在异土重新建立和运营(地下)民族社群的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电影《教父2》(1974)剧照 。
《教父》系列不是孤例 。 这样的移民故事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 , 随着国际范围内迁徙的增多屡见不鲜 。 早一点的《西区故事》(1961)拍过墨西哥人在美国 , 晚一点的《新宿事件》(2009)拍的是中国人在日本 , 说的都是类似的故事 。 他乡的少数族裔不仅和主流社会有族裔/肤色上的区别 , 很多时候语言、文化程度、技能以及阶级上的弱势更加剧了他们的边缘化 。 于是他们自发结社 , 抱团取暖 。 往往这种社团同时被自身和他者定义为身处地下、暧昧模糊、潜藏威胁 。
从今天来看 , 《教父》对于主人公的血统、故土、族裔有一种非常经典 , 或说传统的展示 。 不谈意大利语台词、偶尔闪现的风俗和反复强调的家庭观念 , 柯里昂家族的“意大利性”就直接体现在“柯里昂”这个命名上 。 《教父2》开篇就告诉你 , 维托·柯里昂原名叫维托·安多里尼 。 在年幼移民至美国时 , 海关的工作人员误以为他的故乡柯里昂是他的姓氏 , 由此更名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电影《教父2》(1974)剧照 。
这更名的插曲有双重含义:首先 , 它体现出本地人对移民源自语言和文化隔膜的误解 , 多少也带着点轻慢;其次 , 以故乡为姓氏 , 暗示着维托从一开始就不是孤家寡人 。 他象征着家族 , 象征着小镇 。 他的身上活着一整个西西里 。
“根”的思想在《教父》系列中是根深蒂固的 。 这种“根”不仅指向故土 , 也指向血脉、遗传和本质 。 这让《教父》系列浸润在一种极度强烈的宿命感之中 。
与宿命感此消彼长的是:《教父》里几乎没有什么人物弧光 。 这句话看起来冒天下之大不韪 , 但其实并不是在说《教父》的角色塑造很失败 。 恰恰相反 , 《教父》最杰出的贡献就是它塑造了世界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几个角色 。 然而 , 在这些角色身上 , 成长的痕迹确实很弱 。 主导他们命运的基本都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性格:大哥暴怒 , 二哥懦弱 , 麦克最有主意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电影《教父2》(1974)剧照 。
我看《教父》时就百思不得其解 , 为什么一部三个小时的电影会如此吝啬铺垫主人公的转变?作为从常春藤毕业、接受了美国至少16年优质教育的意裔二代移民 , 影片开头还声称“我和我爸不一样” , 是怎么在一夜之间下定决心抛弃秩序、投靠暴力、手刃仇人 , 与女友不告而别、远走高飞?不是说不合理 , 只是铺垫实在太少了 。 当他回到意大利——实际上是第一次到达意大利——已经像是一个从未离开过那里的西西里匪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