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六 )


我思考了很久 , 犹豫这是否会被误解为一种极端的、对故事(同时是虚构和古早的)的道德审判 , 或是吹毛求疵、制造对立 。 但我觉得我得诚实地展示这一幕和我对这一幕的思考 。 和上文谈论身份政治时一样 , 我不是在批判《教父》作为上个世纪的电影 , 没有展示出一种“正确”的性别观 , 这多少有倒置历史之嫌(anarchronism)——实际上《教父3》比《刺杀肯尼迪》甚至更接近“正确”:它代表凯 , 最终也没有完全原谅麦克的暴力 。 我真正感慨的是 , 最近数十年的女权主义运动确实从根本意义上为观众 , 不仅仅是女性观众 , 提供了审视电影的新方式 。 甚至这不只是一种选项 , 而是一种消除了蒙蔽后浮现的本能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电影《教父3》(1990)剧照 。
这种新的思考方式除了与经济政治相挂钩 , 同时也承袭自这半个世纪间兴起的“再现”理论(representation):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认为 , 事物真实的在场(presence)是不可能的 , 它们只能通过再现而存在 。 那么 , 谁来决定如何再现某物?谁来评判这样的再现是否正确合理?进一步地 , 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理论 , 认为文化场域在进行持续的斗争 。
某些阶级、团体和个人可能作出比另一些阶级、社会集团和个人更正确、更精确、更“客观”的再现 。 可以把握自己的再现的 , 就是有权者 。 受压迫和排斥的群体则只能任他人再现自己 , 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丧失文化领导权 。 在性别的议论场上 , 女性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 意识到这一点 , 更多的人们才越来越无法忽略经典之作中对于女性的展示 , 客体化、物化、疯癫化 , 或者根本是缺席 。
在评论一部电影是否能称之为经典时 , 人们常常会使用一句陈词滥调:“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 ”但回看《教父》系列 , 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 , “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不意味着影片中的一切 , 叙事方式、视觉风格、哲学观点、价值观 , 在超越时间的审视下都能历久弥新——毕竟不是所有导演都是库布里克 , 更何况连库布里克的幻想 , 都可能有被证明与未来偏离的一天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电影《教父》(1972)剧照 。
所以 , 我认为《教父》系列最有价值的恰恰是 , 它提供了一个扎根于彼时彼刻的大众文化样本 , 如被火山灰覆盖的庞贝 。 就像这篇文章 , 是在把《教父》及《教父》受到的反馈当作一种半个世纪前的标尺 , 将来自2022年的意识投射于上 。 用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 , 这50年间的大陆板块发生了怎样的漂移 。 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 《教父》系列就无愧于成为时代的经典 。
2019年 , 《爱尔兰人》上映 , 由饰演过麦克·柯里昂的阿尔·帕西诺和饰演过青年维托·柯里昂的罗伯特·德尼罗主演 。 镜头里的他们真的老了 , 即使穿上年轻的衣裳 , 在路边狂踹水管 , 也掩不住老相 。 和他们一起老去的 , 是一个“昨日的世界” 。 评古论今之余 , 又很难不想到未来:再过半个世纪 , 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当我们的今天成为昨天 , 又有哪些电影 , 会成为未来的观众眼中的庞贝呢?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