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四 )


从如今来看 , 唯一能解释这种转变之突兀的是:影片创作于半个世纪之前 。 只有在后结构主义、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思潮尚未兴起的上世纪70年代 , 人们才能有如此笃定的“根源意识” , 相信人有一种完美承袭自“小家”和“大家”的“天性” , 且完全无法被后天教育动摇 。 待漂洋过海落地生根 , 它又会成为新的根 , 生成新的层级分明的系统 。 所以你在《教父》里几乎完全看不见身份危机 , 看不见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新一代移民身上的撕裂 , 看不见二代移民和他的父母辈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 而这些在该系列中被淡化的问题 , 在接下来的五十年将越发明显 , 并成为新一代移民文学/电影的核心议题 。
1980年 , 德勒兹和加塔利合著出版了《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 , 其中主要试图攻击的就是“树状思维模式” , 即根的意识 。 站在中心化和根源的对立面 , 他们推崇“块茎” , 这又是一种植物学的比喻 , 指存在于地下的根茎 。 没有根、也没有随之生长出来的叶 , 它通过随意性的、不受约束的关系同其他线相连接 。 在块茎系统中 , 没有中心 , 没有起源 , 没有终点 , 在一个解域的空间里播撒、伸展、多元化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 ,[法国] 费利克斯·加塔利 / [法国] 吉尔·德勒兹著 , 姜宇辉译 , 六点图书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10年12月 。
哲学家的“主义”并不是停留在文本上诘屈聱牙的喃喃自语 。 实际上 , 它反映和引领着现实的发展 。 与《教父》相隔的半个世纪间 , 跨国企业、国际经济往来和经济组织的建立 , 前所未有地冲击着各个地区的人们对民族、身份、意识形态的固有认知 。 伴随大城市的死与生和国际化的浪潮 , 资本的高频高速流动把根源思维连“根”拔起 。 早在1976年 , 《教父2》上映3年后 , 《电视台风云》就有一段经典台词:
“没有民族 , 没有苏联人 , 没有阿拉伯人 , 没有第三世界 , 没有西方世界 , 只有由各个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 , 一个巨大的、无限的、交织的、相互影响的、多种变形的、多个国家的美元的天下 。 ……你认为苏联人在开行政会议的时候说些什么?卡尔·马克思?他们会拿出他们的线性规划表 , 统计决策理论 , 极小极大解法 , 计算他们交易和投资的报酬成本的比例是多少 , 就像我们一样 。 我们现在不再是在一个充满意识形态和国家观念的世界里生活 , 比厄先生 。 这个世界 , 是个由企业组成的团体 。 它毫不留情地被不可改变的商业法则决定着 。 这个世界就是生意 。 ”
资本取代人情 , 企业取代国家 , 跨国贸易取代战争和暴力 。 《教父3》敏锐地捕捉到了大势所趋 , 所以完结篇里 , 柯里昂家族的商业版图(片中时间为1979年)也终于不只限于纽约和洛杉矶 。 为了使家族资产合法化 , 麦克通过在梵蒂冈的关系网 , 准备跨国投资“屹立”集团 。 但这种合法化的努力还是化为泡影 。 麦克唯有回头求助于暴力 , 并在枪战中失去了自己的女儿 。
和《教父》末尾的屠杀不同 , 《教父3》里的暴力印证的不再是麦克的起势 , 而是失败 。 这失败不仅指他被迫再次以最珍视的家人与欲望做交换 , 更证明了这个辉煌一时的掌权者已丧失对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的判断 。 和《教父》进一步拉开差距的是《教父3》的悲情结局 。 《教父》虽然描绘了老教父的死亡 , 但定格在权力向第二代的交替上:透过那扇门 , 凯看到有人亲吻自己丈夫的手背 , 并称呼他为Don Corleone 。 而在完结篇中 , 尽管也有对文森浓墨重彩的描写 , 但影片最终以麦克的死亡作结 , 而非下一代的加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