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2022年是电影《教父》上映50周年 。 距离三部曲的收官作《教父3》的上映 , 也已经过去了32年 。 隔着几个10年重看这三部科波拉的代表作 , 我们很难不承认《教父》系列已经无限接近于一种“理念”性的黑帮电影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电影《教父》(1972)海报 。
这里的“理念”挪用的是柏拉图的概念: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事物经过普遍抽象后形成的共识 , 而所有具体的事物都是对这种理念的摹仿 。 创造者——无论是造物主 , 还是凡人——都是依循着理念的原型创作出事物 , 因此有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 。
《教父》系列 , 正因为其经典性和时代因素 , 成为了黑帮这一理念的“神圣摹仿物” , 和万千黑帮电影后来者的“人工的原型” 。
与死亡如影随形的橙子、以派对开篇而以屠杀结尾的结构、强调明暗对比的室内光影、充满怀旧情怀的背景音乐、随代际相传的称号和口头禅……《教父》系列的视觉与叙事风格本身就是高度符号化的 。 这些符号帮助观众理解与代入本来就高度情节化、商业化的剧情 。 复沓的风格把充满偶然性的情节拔高到宿命论水平的同时 , 也使这部电影更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认定为一种范本 。
作为一种类型片的原型 , 《教父》系列已经被无数人注视过、讨论过、写作过、摹仿过 。 没有什么细节不曾被挖掘咀嚼 , 也不必反复证明它的伟大 。 因此 , 这篇文章试图提供的仅是一些“后见之明” 。 所谓“后见之明” , 就是一些唯有隔着时空才能意识到、或者变得更加明显的意义 。 与其说是评论《教父》 , 这篇文章讨论的其实是:《教父》上映后的半个世纪里 , 这个世界在电影里、在电影外、在看电影的人的身上 , 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撰文|雁城
不够效率的人情交换:
从科波拉到斯科塞斯
50年后再看《教父》 , 首先浮现的“后见之明” , 是这部电影彰显着一种正在消逝(如果尚未殆尽)的时代精神 。 这当然是一个关于暴力和欲望的故事 , 但它更关于体面 , 关于义气 , 关于忠诚 , 关于人和社区的关联 。 这些概念和欲望媾和 , 成为欲望的源头、约束着欲望 , 也被欲望侵蚀破坏 。
“讲道理” , 是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老教父的口头禅 , 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年时代 , 也最终继承给了他的儿子 , 二代教父麦克·柯里昂 。 教父式的道理本质上是“等价交换”:每部电影的开头 , 结婚典礼、生日、开工仪式 , 表面上提供一种热闹的群像 , 本质上无一不成为了教父家族资源置换的场所 。 他们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解决委托 , 以延展权力网络 。
教父|《教父》上映50周年:和他们一起老去的,是“昨日的世界”
文章图片

电影《教父》(1972)剧照 。
贯穿三部曲的资源置换中 , 最先声夺人的可能是《教父》甫一开头 , 老教父为了威胁电影公司的老板 , 让他在醒来时发现床上出现一只鲜血淋漓的马头 。 而最清新的一桩 , 则是《教父2》的回忆视角中 , 老教父在青年时为女街坊解决的房租涨价问题 。 当时还很稚嫩的维托·柯里昂在办公室里接待访客 , 比起黑帮更像街道主任 。 下一个镜头里 , 他在街头和房东试图谈判 , 言语间甚至有些犹豫和不确定 。
这种等价交换当然既不精致 , 也不正确 。 在或大或小的案例中 , 它以暴力和威胁为底层逻辑 , 让柯里昂家族立身于阴翳之中 , 即使麦克一直想要金盆洗手 。 片中也出现过对于“道理”的直接嘲讽 。 《教父3》中 , 凯嘲讽自己的丈夫麦克:“你不是最喜欢讲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