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 , 身心迷茫的主人公在两次梦境的“穿越”里 , 竟然成为了学生中的“英雄领袖” , 实现了内心梦寐以求的那个成功的自己 。 但他又亲眼目睹了身边的几位平凡志士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毅然走向危难 。 这令他备受触动而发生改变 , 开始能够成熟地看待生活和反思自己 , 也开始重新理解人生成长的意义 , 愿意用积极地态度对待平凡的工作 , 主动拥抱梦想和生活 。
陈雷感慨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 , 人们往往太追求效率 , 太关注自我 , 但置身于影片所体现的历史环境里 , 会让大家有不一样的发现 , “如果把你放到1919年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 , 你会发现那时的青年人 , 哪有功夫去计较个人的得失 。 ”
当影片中的主人公意识到 ,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转变自己内在的心态和观念 , 从思想上决心“三十而立” , 才是真正的“长大” 。 这也正是主创团队希望在立夏全新诠释给观众们的一种节气意味:人从成长到成熟、从懵懂年少到炙热青春 , 也该真正去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文章图片
影像语言 , 讲述丰富的节气特征
立夏节气有三候:一候蝼蝈鸣 , 二候蚯蚓出 , 三候王瓜生 。 在节目里 , 由演员王劲松扮演的“节气先生”带领观众走近立夏之美 。 影片中人们可以听见蝼蝈的叫声 , 看到微观世界里果实的生长 , 主创团队通过声画的元素还原一个鲜活的立夏三候 。
立夏时节气候温暖趋热 , 新鲜果蔬纷纷上市 , 民间有以“尝鲜”为主的节俗 , 谚曰:“立夏尝三鲜 。 ”一般包括地三鲜、水三鲜和树三鲜等 , 其中树三鲜一般指樱桃、枇杷和杏子等 。
陈雷告诉环球网采访人员 , 在《立夏奇遇记》中是选取了“树三鲜”中的鲜杏子作为当季瓜果的一个代表 , 主创团队也把“尝杏子”做了一个魔幻化的设计 , 成为贯穿全剧、开启穿越的关键——每当主人公一吃杏子 , 他就会穿越到1919年的时空里 。 陈雷说:“在这里 , 新鲜的果实和人的成熟度 , 也做了一个隐形的对比 。 ”
立夏节气正处于春夏之交 , 此时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 , 心脑血液供给不足 , 常使人烦躁不安 , 倦怠懒散 。 这独特的气候特点也赋予了影片一个全新的风格 , 其影像语言风格多采用移动镜头 , 以对应立夏节气时人易焦躁不安的特征 。
陈雷透露“有很多运动的镜头 , 都是跟随人物的走动、用肩扛摄像机的方式来拍摄的 。 ”这既是根据节气特征来刻画主人公的状态 , 也是用镜头来升华呈现影片中因面临民族危亡而躁动不安的时代背景 。
立夏时节 , 在很多地方也是农民为水稻插秧的日子 。 立夏还有“斗蛋”和“秤人”的民俗 , 包含祈求好运的寓意 。 但陈雷表示 , 挖掘节气内涵和提炼节目主题也是一个不断筛选、寻找节目与观众情感共鸣的过程 , “我们希望在这个时代稍微做一个创新 , 想办法把每个节气提炼一个价值观的共情点 。 然后再把节气的前世今生 , 包括历史由来、农事特征、气象特点 , 、要民俗和饮食养生等内容有所取舍地 , 也能巧妙地与故事相结合 。 ”
文章图片
《立夏奇遇记》中由由演员王劲松扮演的“节气先生”
让传统文化激发时代的情感共鸣
“节气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讲 , 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节气文化发展到今天 , 跟我们之间还能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谈及节目的创作历程 , 陈雷毫不讳言他对于这档节目的核心思考 。
- 夏木|诗意节气|夏木已成阴
- 职业教育|HR直言:不招“三无学生”,成绩再优秀也不要,击碎毕业生的心
- 科尔|“取消普职分流”是误解?教育部回应来了,网友:白高兴了
- 福建省|纪念“五四”青年节中国作品音乐会举行 两岸音乐家同台演奏
- 男生|一个孩子从“无知”变得“有知”,要经历多少冒险?
- |为何故宫屋顶“没有鸟屎”,游客细心观察发现,可能和这三点有关
- 二十四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读懂中国丨立夏:万物并秀,送春迎夏
- |贾宝玉离家出走后,薛宝钗冻死在雪中?“金簪雪里埋”的正确解读
- 季节|立夏·绿树阴浓夏日长| 行律千年——二十四节气微纪录片
- get|今日立夏,这些习俗+养生知识点你都get了吗?